联系客服

688031 科创 星环科技


首页 公告 688031:星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二级筛选:

688031:星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公告日期:2022-10-13

688031:星环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PDF查看PDF原文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Transwarp Technology(Shanghai)Co.,Ltd.

                (上海市徐汇区虹漕路 88 号 B 栋 11-12 楼)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

                  保荐人(主承销商)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1 号国贸大厦 2 座 27 层及 28 层)

                      联席主承销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城路 618 号)


                      发行人声明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本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承诺因发行人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发行和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承诺因其为发行人本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发行概况

发行股票类型:                  人民币普通股(A 股)

                                发行人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为 3,021.0600 万股,本次发行股数
发行股数:                      占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 25%。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
                                行,不涉及老股东公开发售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每股面值:                      人民币 1.00 元

每股发行价格:                  人民币 47.34 元

发行日期:                      2022 年 9 月 30 日

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发行后总股本:                  12,084.2068 万股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联席主承销商: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            2022 年 10 月 13 日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以下重大事项,并特别提醒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招股说明书正文内容。
一、公司短期内无法盈利且持续存在未弥补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134.89 万元、-18,434.27 万元及-24,631.29 万元,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21,134.89 万元、-18,434.27 万元及-24,467.55 万元,公司呈现持续亏损的状态。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为41,617.34万元,主要原因是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在研发、销售及管理等方面持续投入较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公司预计未弥补亏损将继续扩大。

  公司目前的营业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形成突出的规模效应,不能覆盖各项期间费用及成本的投入。自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等基础软件领域研发,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突破。该领域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公司相应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在技术研发及技术产业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成本。同时,由于公司产品具备较强专业性,公司产品和服务面临的系统环境和客户需求复杂,并且面向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众多,包括金融、政府、能源、电信、交通等,相关垂直行业的市场培育、客户挖掘及行业深耕均需要公司建立和培养专业的销售人员,相关产品部署、方案设计及技术服务的实施需要综合能力较强的售前人员支持,使得整体销售费用投入较多。此外,为建立相匹配的支撑服务体系,公司在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及财务内控等中后台建设和办公场所租赁等方面亦进行了较大的投入。报告期内,公司为保持团队稳定性和吸引人才,对于核心骨干给予了股权激励,形成相应的股份支付费用。

  综上,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属于新兴市场,公司自身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研发投入较高、收入规模较小、运营投入较大,使得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持续为负。目前,由于规模效应仍未显现,且未来一定期间内,公司存在无法盈利且持续存在未弥补亏损的风险,无法保证未来几年内实现盈利或进行利润分配,上市后亦可能面
临退市的风险。具体详见本招股说明书“第四节 风险因素”之“一、公司短期内无法盈利且持续存在未弥补亏损的风险”。
二、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 14,914.47 万元、15,535.47 万元及 20,320.16 万元,
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5.59%、59.75%及 61.42%,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金额逐年增加但占比整体呈下降趋势。除销售人员外,公司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人员根据客户和项目需求提供售前支持活动和售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大销售及技术支持团队,销售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 135 人、141 人及
159 人,技术支持与服务人员平均人数分别为 247 人、360 人及 463 人。

  报告期内公司为加速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公司基础软件产品、拓展销售覆盖地域、服务更多类型客户、进一步扩张公司规模,公司从事销售活动及售前支持工作的人员数量及工作量增加。此外,公司基础软件产品专业性强,需要更专业的销售及售前支持投入帮助合作伙伴和客户理解新技术及产品应用,因此公司投入大量资金招聘及储备复合型人才。

  未来,若公司收入增长不达预期、新产品开发或销售不利,较高的销售费用规模可能对公司的盈利产生不利影响。
三、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持续投入资金需求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10,918.59 万元、10,947.57 万元及 14,046.80 万元,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2.66%、42.11%和 42.46%,研发费用规模占比较高。
  由于大数据基础软件产品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时间和资金投入。目前,公司正在持续围绕三大基础软件产品进行完善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成熟度和竞争力,特别是目前我国处于基础软件国产化的关键阶段,公司还将持续进行较大的研发投入,巩固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导致公司盈利周期相对较长的风险。

四、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公司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第四季度收入高于其他三个季度,报告期内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 41.44%、60.73%、58.51%。公司终端客户主要集中于金融、政府、电信、能源与石化、制造等行业或单位,该等客户通常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通常每年上半年启动项目并在四季度验收,受到 2020 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于复工复产和产品及服务交付验收的影响,2020 年、2021 年四季度收入占比高于 2019 年。

  由于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四季度,而费用又在年度内较为均衡的发生,因此前三季度的盈利状况与全年盈利状况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投资者不宜以季度或者半年度报告的数据推测全年盈利情况。
五、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主要集中于四季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随着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收入季节性特征及客户付款审批流程较长、部分付款进度滞后于合同约定等因素使得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款
项(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余额分别为 8,267.35 万元、14,816.34 万元及 21,009.37 万
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7.45%、56.99%和 63.50%,应收款项金额及收入占比均逐年增长。

  未来,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增大,公司的应收款项规模可能将进一步增大,若债务人发生财务状况恶化或者公司催收不力,可能导致应收款项无法收回形成坏账损失,对于公司的经营成果、资金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六、人员投入增加但业绩转化不达预期的风险

  大数据基础软件为新兴行业,为占得市场先机,公司快速扩张了人员规模。报告期
内,公司人员数量由 2019 年末的 720 人上升至 2021 年末的 1,024 人,完善了研发体系、
销售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报告期内,人工成本(含外采人工成本)合计分别为 30,848.06 万元、37,808.63 万元、50,699.47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7.04%、145.42%及 153.23%。公司团队基础体系在建设期间造成了人工成本占营业收
入的比例较高,人员规模与收入规模短期内无法匹配的情况,对公司盈利能力、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17,424.56 万元、25,999.07 万元
及 33,086.16 万元,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134.89 万元、-18,434.27 万元及-24,631.29 万
元。其中,公司 2021 年收入、毛利率均实现了一定程度增长,但因团队建设需要,公司当年加大了研发、管理等相关人员招聘力度。同时 2021 年同比存在股份支付、社保缴纳政策变化的一次性影响因素,致使 2021 年营业收入的增长未能覆盖该等人员费用及非经常性净支出的增加额,导致公司 2021 年营业收入增长但当年净亏损扩大。

  若未来因为市场竞争加剧或公司经营效率提升不及预期等原因,人力投入未能带动充足的业绩转化,将对公司实现盈利构成一定不利影响。
七、国产替代产品推行不达预期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内客户越来越重视数据与信息安全,国产替代成为基础软件发展的重要机遇。但是公司面临下游客户信息系统环境多样、国产大数据生态有待完善、人才短缺等障碍,同时国产厂商在数据管理软件起步相对较晚,产品在市场推广方面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若国产替代产品推行速度不及预期,可能对公司拓展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八、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较低的风险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孙元浩的持股比例较低,公司的整体股权结构较为分散。本次发行前,孙元浩自身直接持有公司 12.3223%的股份,其自身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