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0032 沪市 浙江新能


首页 公告 浙江新能:浙江新能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浙江新能:浙江新能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30

浙江新能:浙江新能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0032                                                公司简称:浙江新能
          浙江省新能源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分红人民币0.07元(含税);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404,675,32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以现金方式分配利润168,327,272.68元(含税),占公司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6.84%。公司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浙江新能        600032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              张利

            办公地址            杭州市上城区凯旋街道凤起东路8号

              电话              0571-86664353

            电子信箱            ZJNEPE@163.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2023 年全国电力行业情况

  2023 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9.22 万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 6,539 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同
比增长 6.7%,增速比 2022 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各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3.6%、6.4%、
6.6%和 10.0%,同比增速逐季上升。受 2022 年同期低基数以及经济回升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提高,四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为 6.8%,与三季度的两年平均增速接近。
  2023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 8.9 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5.2%。其中,火力发电量
6.2 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6.1%;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 2.7 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3.1%。本年度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接近六成,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的主力电源,有效弥补了当年水电出力下降。年初主要水库蓄水不足以及上半年降水持续偏少,导致上半年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 22.9%。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
平均利用 3,592 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 101 小时。分类型看,水电 3,133 小时,同比降低 285 小
时,其中,常规水电 3,423 小时,同比降低 278 小时;抽水蓄能 1,175 小时,同比降低 6 小时。
火电 4,466 小时,同比提高 76 小时;其中,煤电 4,685 小时,同比提高 92 小时。核电 7,670 小
时,同比提高 54 小时。并网风电 2,225 小时,同比提高 7 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 1,286 小时,同
比降低 54 小时。

  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 29.2 亿千瓦,同比增长 13.9%。其中,非化
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15.7 亿千瓦,在 2023 年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
破 50%,达到 53.9%。分类型看,水电 4.2 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 5,094 万千瓦;核电 5,691 万千
瓦;并网风电 4.4 亿千瓦,同比增长 20.7%,其中,陆上风电 4.0 亿千瓦、海上风电 3,729 万千
瓦;并网太阳能发电 6.1 亿千瓦,同比增长 55.2%。火电 13.9 亿千瓦,其中,煤电 11.6 亿千瓦,
同比增长 3.4%,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 39.9%,首次降至 40%以下,同比降低 4.0 个百分点。
人均发电装机容量自 2014 年底历史性突破 1 千瓦/人后,在 2023 年首次历史性突破 2 千瓦/人,
达到 2.1 千瓦/人。(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2024 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及国家能源局 2023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

  (二)2023 年度全国可再生行业开发建设情况

  2023 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达 15.16 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
51.9%,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 40%;2023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3.05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 82.7%,占全球新增装机的一半,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风电光伏装机连续突破 9 亿千瓦和 10 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 60%。

  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 3 万亿千瓦时,接近全社会用电量的 1/3,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达到 2,000 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从 2023 年 4 月开始超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突破 15%,人均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 1,000 千瓦时。

  全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投资超过 7,697 亿元,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约 80%;2023
年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 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 80%。(2024 年 1 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国家能源局)

  (三)2023 年全国电力行业主要政策

  2023 年 1 月 6 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
见稿)》,结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和“双碳”发展战路研判电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现有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理念、内涵特征,研判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

  2 月 15 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享受中央政府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
绿电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就进一步完善绿电交易机制和政策,稳妥推进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的绿电项目参与绿电交易,更好实现绿色电力环境价值给出有关要求。

  4 月 6 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2023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 年
重点工作包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5.3%”;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积极推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交易的衔接,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科学设置各省(区、市)的消纳责任权重,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 1.6 亿千瓦左右。强化能源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4 月,能源局会同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作为已到期废止的《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的接续政策。《通知》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兼顾粮食生产、生态保护、能源发展、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提出引导项目合理布局、光伏发电项目用地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办理项目用地
手续、加强用地监管、稳妥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等,明确了光伏发电用地用林用草的相关政策规定,为光伏发电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能源局为指导各地更好地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国办函〔2022〕39 号),及时总结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陆续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案例解读》,至 6 月 29 日发布完毕。

  5 月 9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这次改革使电价结构更合理,输配电价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将原包含在输配电价中的上网环节线损和抽水蓄能容量电费单列,有利于更加及时、合理体现用户购电线损变化。激励约束机制也更加健全,通过两部制用户的需量电价实施打折优惠引导用户合理报装容量,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5月1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抽水蓄能规划建设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件提出,为适应抽水蓄能快速跃升发展需要,需大力提升产业链支撑能力。抽水蓄能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绿色低碳清洁灵活调节电源,合理规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可为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有利于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发展,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

  6 月 2 日,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这是我国官方发布的首部关
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文件,清晰描画了 2023-2060 年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图,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明确发展道路。《蓝皮书》指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确保能源电力安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以 2030 年、2045 年、2060 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形成加速转型期、总体形成期、巩固完善期三步走发展路径。新能源开发实现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7 月 25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
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通知》指出,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绿证核发“全覆盖”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还将推进产品碳足迹管理等工作。

  9 月 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这是首部
国家层面指导现货市场设计以及运行的规则,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电力市场化进程具有划时代意义。《规则》根据总体目标,分近期、中远期分解了相关任务。共有三大亮点:一是优化价格结算方式,现货市场全电量以现货市场价格结算;二是探索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重塑不同业
态收入模型;三是市场经营主体放宽,分布式发电、储能和虚拟电厂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交易。
  9 月 2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2023 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电力负荷管理办法》,该
办法对深化电力需求侧、负荷侧管理,对推动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0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
通知》,进一步明确现货市场建设要求,其中针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