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88088 科创 虹软科技


首页 公告 688088: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688088: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2-04-28

688088: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88088                                                公司简称:虹软科技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2021年年度报告》中阐述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2021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部分。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7号——回购股份》等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的权利。因此,本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将不参与公司本次利润分配。

  截至2022年4月26日,公司总股本406,000,000股,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总数为4,829,600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0,234,080.00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6.99%。

  如在本报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预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虹软科技        688088          不适用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蒿惠美                        廖娟娟

      办公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龙兰路277号东航滨 上海市徐汇区龙兰路277号东航滨
                        江中心T2 15楼                江中心T2 15楼

        电话          021-52980418                  021-52980418

      电子信箱        invest@arcsoft.com            invest@arcsoft.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为行业提供算法授权及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企业。公司始终致力于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汽车、AIoT 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丰富的针对智能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以及智能驾驶的视觉算法产品线,主营业务收入来源于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授权许可使用。所提供的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驾驶,目前主要客户包括三星、小米、OPPO、vivo、荣耀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以及国内主要的自主品牌、部分合资品牌汽车主机厂商。

    针对智能手机,基于多年的研究开发,公司可以提供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主流智能手机视觉人工智能算法产品,包括单/双/多摄摄像头拍摄、深度摄像头拍摄、潜望式长焦摄像头无级变焦、3D 表情、3D 建模、全景、SLAM、AR/VR、人脸解锁、超像素无损变焦、人体驱动等重要核心功能。
    针对其他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公司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笔记本电脑上,公司从画质、隐私、美颜等几个方面来提升用户视频会议用户体验。通过视频去噪、提升动态范围来改善会议时的画质;通过背景虚化、换背景对用户隐私进行保护;通过人像美颜、人体自动居中等技术提升视频会议体验。在 AR/VR 智能可穿戴设备上,公司从感知、交互和视觉呈现三大方向布局算法
解决方案。可以提供 AR/VR 头显 6DOF SLAM、平面检测、稠密重建、语义重建等空间感知解决方案,手柄 6DOF 跟踪、裸手 3D 手势交互、视线跟踪和表情驱动等交互解决方案,以及异步时间扭曲、视频透视(VST)等视觉呈现解决方案。

  在智能驾驶领域,公司可以提供聚焦舱内服务的驾驶员监控系统、视觉互动系统、乘客监控系统、生物认证、舱内智能悦动解决方案、驾驶员健康监测系统、舱内自拍,与聚焦舱外行驶智能安全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盲区检测系统、AR 抬头显示、360°环视视觉子系统共计十一类解决方案。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是将计算机视觉算法技术与客户特定设备深度整合,通过合约的方式授权给客户,允许客户将相关算法软件或软件包装载在约定型号的智能设备上使用,以此收取技术和软件使用授权费用。同时,公司也向客户销售软硬一体视觉解决方案。

  2、研发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自主研发的模式。研发过程大致分为以下 9 个步骤:①获取需求信息;②管理层决策研发方向;③搭建研发项目组;④验证研发项目算法,进行项目测试;⑤集体讨论决策项目算法;⑥进行底层算法与实际环境的结合优化;⑦进行实际产品结合测试;⑧产品成熟后路演,选择合适的客户进行测试合作;⑨测试合格后大规模推广。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的方式,主要向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以及各类带摄像头的 AIoT 设备制造商销售计算机视觉算法软件及相关解决方案。

  4、收费模式

  按照业务合同的不同类型划分,公司的计算机视觉算法软件主要收费模式可划分为固定费用模式和计件模式两种模式。①固定费用模式:按合同约定的软件授权期限,收取固定金额的软件授权费用。特定客户在软件授权期限内,针对某款、某系列的特定设备内,可以合法地把含有虹软科技算法技术的特定软件无限量装载在合约限定的智能设备上。②计件模式:在合同约定的软
件授权期内,按照客户生产的装载有虹软科技算法技术智能设备的数量进行收费。通常情况下,公司会与客户就不同生产数量区间,约定阶梯价格,保障双方利益。

  针对软硬一体解决方案,公司目前采用计件模式。

  5、采购模式

  针对公司的日常研发和运营,公司的主要采购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如带宽、服务器等)、研发设备,以及支付给境外销售咨询服务商的服务费。

  针对软硬一体解决方案,由公司进行硬件的设计并购买相应部分核心部件后,委托第三方进行组装生产。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I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I6513 应用软件开发”。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为“I65”。公司从事计算机视觉技术算法的研发和应用,主要产品有移动智能终端视觉解决方案、智能驾驶视觉解决方案和其他 AIoT 智能设备视觉解决方案,根据公司主要产品功能及服务对象的特点,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视觉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

  1.1.1 移动智能终端细分领域

  从大型机到个人计算机(PC),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可穿戴设备,几十年间,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平台不断演变、融合,嵌入其中的软件应用也发生着变化,产业链格局随之变动。

  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自 2017 年开始下滑,近年来少有大规模的新兴应用,整体已步入成熟期。
IDC 数据统计,202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13.548 亿台,实现了同比 5.7%的小幅增长,前五大以
外的其他手机品牌出货量占比降低,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但智能手机依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智能终端设备,外观设计和影像性能成为智能手机创新升级的两大源动力。在智能手机发展的十余年历程中,拍摄作为交互的素材来源,影像拍摄性能仍然是引领手机创新的源动力,用户需求不断升级,推动着摄像头硬件由单摄向双摄、双摄向多摄演变,拍照、视频、交互相关软件算法方案随之创新升级。而屏幕作为交互的界面,也不断追求更好的视觉体验。由最初的 3.5 英寸逐步扩大,直板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接近极限后,业内试图通过折叠打破传统极限。头部手机厂商自 2019 年至今进行了多次迭代,终于迎来成熟的折叠屏产品,国内主流厂商也相继跟进,横向折叠、纵向折叠实现折叠变大或变小,屏幕形态的创新改变了相机的硬件交互形态,带来新的视觉和相机体验。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经历了疫情的爆发及反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远程办公、混合办公模式
统计,2021 年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延续了较高的增长趋势,达到创纪录的 2.68 亿台,同比增长 19%。满足远程办公、教育、多媒体娱乐的笔记本电脑成为移动计算设备市场的增长点,厂商正尝试在笔记本电脑上搭载更为高清的摄像头,并通过移植手机人脸解锁、手势识别、背景虚化、人脸美化等算法技术来实现诸多实用且具有吸引力的功能。

  随着 AR/VR 及 5G 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科技巨头的入局,AR/VR/MR 头戴设备逐渐出现在大
众视野。在 VR 硬件市场上,Meta 旗下公司 Oculus 发布的 VR 一体机 Quest 2 在 2021 年销量破千
万,促使 VR 头戴设备加快了发展步伐。Counterpoint 于 2022 年 1 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25 年 XR
(扩展现实)头戴设备出货量有望突破 1 亿台,相较 2021 年增长近 10 倍。行业认为,随着技术
的不断进步,以 AR/VR/MR 头戴设备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边界不断扩大,未来有可能会取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最受欢迎的消费电子产品,继而打开消费电子产业后续成长空间。但受制于供应链问题以及技术开发难度两大因素,AR/VR/MR 头戴设备短期内还不会爆发增长。
  1.1.2 智能汽车细分领域

  尽管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汽车“缺芯”问题逐渐显现,时至今日,供应链仍存在波动,但中国市场总体表现活跃。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 年全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608.2
万辆和 2,627.5 万辆,同比增长 3.4%和 3.8%,结束了自 2018 年以来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2021
年迎来销量正增长。其中,新能源车年销量达 352.1 万辆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