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1311 沪市 骆驼股份


首页 公告 601311:骆驼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601311:骆驼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2-04-22

601311:骆驼股份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1311                                                公司简称:骆驼股份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2021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831,789,107.64 元。公司拟以实施 2021 年度权益分派
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2 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为 1,173,146,118 股,以此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
金红利 258,092,145.96 元(含税),占本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31.03%。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尚需 2021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骆驼股份        601311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            余爱华

          办公地址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65号

            电话            0710-3340127

          电子信箱          ir@chinacamel.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不断完善“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和“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
在稳固基本盘——汽车低压电池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赛道”,布局储能业务。

  (一)汽车低压电池业务

  公司汽车低压电池产品主要分为低压铅酸电池产品和低压锂电池产品,共计 400 多个品种与规格,广泛应用于汽车、农用车、船舶、叉车、高尔夫球车、新能源汽车及工业和各种特殊用途。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有起动电池、启停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商用车驻车空调电池等,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能、销量、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一是对主机厂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国内近 200 家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实现“全球配套”指日可待;二是经销商+自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覆盖全国 22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的近 2000 家经销商、遍布全国的 5 万多家终端门店和维修点达成了合作关系,海外经销商网络也在发展之中;公司已在全国主要城市设有销售分支机构,在做好服务当地经销商的同时针对零售客户开展自营直销业务;三是线上销售模式,公司大力发展电商平台线上零售直销业务,渠道包括自有电商平台及“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打造“线上下单、线下送货”的“服务型”销售体系,使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培养零售客户新型消费观念。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累计生产 3258 万 KVAH,同
比增长 16.42%,全年累计销售 3152 万 KVAH,同比增长 12.17%。三大销售市场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其中国内主机配套市场份额约 49%,国内维护替换市场份额约 27.4%,出口销量同比增长 123%。
  2、汽车低压锂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有 12V 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24V 驻车空调电池、48V 启停电池与备
用电源、储能电池等。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主要采用项目定点的销售模式,通过与主机厂合作开发、定点开发,进行新能源产品的配套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推进 12V/24V/48V 低压平台业务,完成了 9 家企业 11 个项目定点,其中
12V 辅助电池产品已满足戴姆勒、BMW、吉利、克莱斯勒等多个主机厂的技术要求。

  (二)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产品有集装箱工业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用于调峰、调频、削峰填谷等场景。公司在储能产业链的布局已覆盖储能电芯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开发、EMS(能源管理系统)产品开发、集成式储能产品等。


  公司集装箱工业储能产品目前主要以与大型发电集团进行配套合作的模式,积极进行战略卡位;户用储能产品主要针对外海市场,利用专业的团队及与部分渠道商的合作模式进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与三峡电能能源管理(湖北)有限公司签订总量不低于 1GWh 的合作协议,以及首批 50MWh 的供货合同。

  (三)回收业务

  为不断完善绿色铅酸电池和新能源锂电池两个循环产业链,公司持续在海内外布局,进一步推行购销一体化建设。随着安徽再生公司的投产,目前公司废铅蓄电池回收处理能力已达 86 万吨/年,已基本形成一个铅酸电池工厂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布局,生产基地遍布全国东、南、西、北、中,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资源闭环和循环利用。

  公司再生铅产品主要采用内供与外销两种销售模式,目前产品大部分自供;同时,公司继续维护湖北金洋等公司多年来累积的优质外部客户资源,在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也针对外部蓄电池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外销业务。

  公司在建成锂电回收中试线的基础上,正在开展动力锂电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工厂的建设工作,并自主开发了动力电池拆解技术、破碎分选技术、萃取技术、合成和烧结工艺等,成功开发出NCM523、NCM622、NCM811 三元前驱体产品。

  近年来持续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和系统应用,建立了以 ERP 为核心,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OMS(订单管理)、SRM(供应商管理)、MOM(制造运营管理)为关键系统的系统架构,同时涵盖二维码系统、OA、MES、WMS 等覆盖企业关键运营环节的信息化平台,有力地支撑了企业从采购到产品生产、发运、销售、回收的全价值链流程,为企业的绿色制造、循环经济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处行业情况:

  1、汽车低压电池行业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行业

  2021 年,芯片供应紧缺、工业原材料和能源化工产品的价格上涨等因素进一步减缓了全球新车市场的复苏势头。具体而言,芯片供应短缺对全球车市产生了结构性影响,主流车企采取优先保障核心车型或产品的策略;同时,基础型车规级芯片较快从不利局面中恢复,经济型车型总产销量受此影响较小。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中,美国、日本汽车销量小幅下滑;欧洲主要国家基本与上年持平,德国大幅下滑。从整体看,“金砖国家”的汽车市场表现整体偏强,尤其是中国成
为引领全球车市复苏的领头力量。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加速,为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2021 年,受益于自主乘用车市场的发力,国内汽车产量增速自 2018 年以来首次由负转正,
全年生产 2608.2 万辆,同比增长 3.4%。乘用车产销全年分别完成 2140.8 万辆和 2148.2 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 7.1%和 6.5%。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 954.3 万辆,同比增长 23.1%,市场
份额为 44.43%,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国六排放法规落地等因素导致市场需求波动,商用车销量下
半年显著下降。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467.4 万辆和 479.3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10.7%和 6.6%。
  维护替换市场方面,不规范的企业通过各式各样的非对称竞争手段,不断挤压行业正常的毛利水平;此外,部分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进入后市场,通过整合资源,在全国范围迅速扩张。行业目前仍以价格导向为主要竞争状态。对规范型大企业而言,环保、合规等成本会适度降低利润水平,长期来看,维护替换市场的健康发展仍需更加科学、规范的监管。维护替换市场自身也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步自我优化,向更公平的市场环境靠拢。

  与此同时,乘用车启停电池进入集中更换周期,商用车加装驻车空调电池成为越来越多车主的选择。近年来,政策不断地完善,行业发展愈发成熟,整体经营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在传统盈利方式受到挑战的情况下,低压电池企业在服务端、产品体验端不断的迭代升级,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2)汽车低压锂电池行业

  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是国内车市的亮点,2021 年产销分别完成 354.5 万辆和 352.1 万辆,
同比均增长 1.6 倍,市场份额达到 13.4%。此外,新能源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出口的重要推动力。
2021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 201.5 万辆,同比增长 1 倍,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 31 万辆,同比增长 3
倍。目前,全球已有少数车型正采用或准备采用 12V 锂电作为辅助电池。

  随着节能减排与环保标准的趋严,24V 锂电驻车空调电池、48V 锂电池分别应用于中大型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

  2、储能行业

  2021 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国内新能源储能行业发展迅猛。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国内储能也将迎来政策和市场的飞速发展期。2021 年受益于海外储能装机规模暴涨以及国内风光强配储能的政策推动,储能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2021 年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达到 48GWh,同比增长 2.6 倍;其中电力储能电池出货
量 29GWh,同比 2020 年的 6.6GWh 增长 4.39 倍。


  与此同时,储能行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不少问题:2021 年,锂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疯涨,优质电池产能紧张;产业规模化带来的降本效应完全被原材料价格涨势压制,锂电池系统价格不降反增;全球范围内,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内储能商业模式未完全成熟,资产闲置等现象较为普遍,企业总体投资意愿不高;储能配置时长以 2 小时居多,高比例大容量风光并网对 4 小时以上的长时储能需求日渐迫切。在此背景下,两部委近日正式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十四五期间国内新型储能产业的市场现状、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作出内容规定与方向指明。《实施方案》在《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历史文件的基础上作出了重大的发展与创新。

  3、回收行业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双碳”目标的配套政策在 2021 年逐步落地。 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进一步提高,再生资源行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

  (1)铅回收行业

  国内汽车、电动车、工商业领域铅酸电池保有量不断增长,铅酸电池产销量持续稳步提升,再生铅原料充足。再生铅生产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等优势,符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