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2797 深市 第一创业


首页 公告 第一创业:关于配股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措施的公告
二级筛选:

第一创业:关于配股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措施的公告

公告日期:2016-10-29

   证券代码:002797       证券简称:第一创业     公告编号:2016-060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配股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及填补措施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 号,以下简称“《保护意见》”)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 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为保障中小投资者知情权,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就本次配股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风险提示及公司拟采取的措施公告如下:

    一、本次配股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

   (一)本次配股摊薄即期回报对本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影响的假设前提

    1、假设本次配股于2016年12月实施完成。上述配股完成时间仅用于计算

本次发行对摊薄即期回报的影响,最终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情况和实际发行完成时间为准。

    2、假设本次配股股权登记日的所有股东均参与认购,且配股比例为每10股

配3股,则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为656,700,000股。

    3、假设本次配股的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不考虑发行费用)为80亿元。

    4、根据公司2015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考虑到证券行业波动性较大,假

设以下三种情形:

    (1)公司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2015

年度下降30%,即70,918.39万元;

    (2)公司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2015

年度持平,即101,311.99万元;

    (3)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2015年

度增长30%,即131,705.58万元;

    5、未考虑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账后,对公司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如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的影响;

    6、公司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7、未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8、假设2016年不存在公积金转增股本、股票股利分配等其他对股份数有影

响的事项。

    上述假设仅用于计算本次发行对摊薄即期回报的影响,不代表公司对 2016

年经营情况及趋势的判断,亦不构成盈利预测。公司利润的实现取决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情况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而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本次配股摊薄即期回报对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影响分析

    基于上述假设的前提下,本次配股对公司每股收益的影响如下:

                             2015年(公司                 2016年

           项目               IPO之前)    本次发行前(公司     本次发行后

                                                 IPO之后)

期末总股数(万股)            197,000.00       218,900.00        284,570.00

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万元)                          800,000

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万股)                           65,670

          假设一            公司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比2015年度审计报告的数据下降30%,即:70,918.39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101,311.99        70,918.39         70,918.39

母公司净利润(万元)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基本每股       0.51             0.34              0.34

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稀释每股       0.51             0.34              0.34

收益(元/股)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0.51             0.32              0.25

          假设二            公司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比2015年度审计报告的数据持平,即:101,311.99万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101,311.99        101,311.99        101,311.99

母公司净利润(万元)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基本每股       0.51              0.48              0.48

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稀释每股       0.51              0.48              0.48

收益(元/股)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0.51              0.46              0.36

                            公司2016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假设三            比2015年度审计报告的数据上升30%,即:131,705.58万

                            元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101,311.99        131,705.58        131,705.58

母公司净利润(万元)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基本每股       0.51              0.63              0.63

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稀释每股       0.51              0.63              0.63

收益(元/股)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0.51              0.60              0.46

    注: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规定计算。全面摊薄每股收益的股本数即期末总股本数。

    从上述测算可以看出,本次配股完成后,公司股本总数将有所增加,在2016

年度公司盈利下降30%、持平或者增长30%的假设条件下,本次发行会使公司的

全面摊薄每股收益较上年度出现下降。

    二、对于本次配股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提示

    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总股本和净资产将大幅增加,但产生效益却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期间,公司的利润实现和股东回报仍主要依赖公司现有业务。因此,在公司总股本和净资产均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公司未来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在短时期内存在一定幅度下降的风险。特此提醒投资者关注本次配股可能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三、本次配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一)适应监管政策导向和提升公司行业地位的需要

    随着证券行业转型与创新发展不断深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近几年,行业盈利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从过去单纯依靠通道佣金的业务模式逐渐向以资本中介业务为代表的资本依赖型收入模式转变,这些业务将大量占用公司资本。在监管层目前“促进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的目标指导下,以及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下,资本实力是决定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公司通过IPO融资,资本实力得到加强。但在传统业务竞争加剧、创新业务

飞速增长的行业发展趋势下,公司整体资本实力依然不足。截至2016年三季度,

公司净资本规模为73.71亿元(为合并口径数据),较去年同期增长62.10%,但

与行业第一梯队证券公司数百亿级净资本规模相比尚存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快速发展。公司亟需通过股权融资进一步提升净资本实力与行业地位,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与行业竞争力。

   (二)提升资本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的需要

    证券行业属资金密集型行业,证券公司自身的资本规模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息息相关。证券公司扩充资本规模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要求趋严,各主要业务规模与净资本规模相关,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增强资金实力能明显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日新月异,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涌现,从而对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抵御风险能力的高低将决定公司能否保持核心竞争力以及更好地生存和发展。通过本次配股募集资金,公司的净资本规模可得到进一步扩大,公司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也将随之增强。

   (三)优化业务结构,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2012年以来,证券行业开始了大规模创新发展,资本缺口逐渐成为制约公司

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目前,信用类资本中介业务发展较为快速,该类业务具有收益较为稳定、风险相对可控、规模可扩张等特征,已经成为证券公司盈利增长的重要来源。此外,直接投资业务发展迅猛,对资本规模也有较大需求。

这些业务对证券公司资本实力有很高的要求,资本的短缺将限制这些业务规模的扩大,造成公司无法有效满足客户的投融资需求,以至可能错失资本市场良好发展机遇。公司必须通过再融资来筹集业务发展资金,扩充净资本,扩大业务规模,满足各项业务的资金需求,提升综合竞争力。

    综上所述,基于公司自身发展和为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公司本次股权融资十分具有必要性。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公司从事募投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

    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等信用类业务的规模,扩大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和直投等股权业务规模,加大固定收益业务的投入,加大资产管理业务的投入。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属于现有业务范围,是基于公司目前的行业地位、业务特点、竞争优势、人才储备,结合公司发展现状、客观评定公司能力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次配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80亿元,配股完成后,将有利于公司适应监管政策导向和提升公司行业地位,有利于提升公司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收益

   (二)公司从事募投项目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储备情况

    在人才储备方面,公司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形成了“公开、公平、透明、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政策,推行了“为贡献/业绩付薪、为潜力付薪、为能力付薪”的薪酬理念,通过包括领导力、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素质模型建设,培养有理想、有职业道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