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2111 深市 威海广泰


首页 公告 威海广泰: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威海广泰: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3

威海广泰: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002111        证券简称:威海广泰        公告编号:2024-019

    债券代码:127095        债券简称:广泰转债

  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未亲自出席董事姓名        未亲自出席董事职务        未亲自出席会议原因          被委托人姓名

 焦兴旺                    独立董事                  工作原因                  李永奇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515252168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 元(含税),

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威海广泰        股票代码        002111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罗丰                    鞠衍巍

 办公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黄河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黄河
                                                          街 16 号                街 16 号

 传真                                                    0631-3953503            0631-3953503

 电话                                                    0631-3953162            0631-3953335

 电子信箱                                                luofeng@guangtai.com.cn  juyanwei@guangtai.com.c
                                                                                  n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坚守民族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坚持在此基础上的“双主业”的产业定位,暨空港装备产业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空港装备产业覆盖机场的客舱服务、机务服务、货运装卸、场道维护、航油加注、机场消防六大作业单元,涵盖飞机所需的全部机场地面装备;应急救援装备产业包含以各类消防车和应急救援车辆为主的消防救援装备;以移动医疗车辆-方舱-箱组-背囊-信息化多层级多场景覆盖的满足多维立体应急救援体系需求的移动医疗装备;以多旋翼、大载荷无人机和固定翼无人机为主的民用无人机装备;以火灾智能应急监测预警系统、智慧物联网消防平台为主的消防报警装备。

    (一)空港装备产业

    1、国内行业发展情况

    2023 年,我国民航业固本培元、恢复发展,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11,88.3 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 6.2 亿人次、货
邮运输量 735.4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 98.3%、146.1%、21%,分别恢复至 2019 年的 91.9%、93.9%、97.6%。全年完成固
定资产投资 1,150 亿元,连续 4 年超千亿,运输机场总量达到 259 个。

    从民用运输机场旅客吞吐量角度来看,全年共完成 125,976.6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42.2%,恢复到 2019 年的 93.2%。
分航线看,国内航线完成 121,244.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34.8%,恢复到 2019 年的 100.0%(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
1,360.9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811.8%,恢复到 2019 年的 48.9%);国际航线完成 4,731.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184.6%,
恢复到 2019 年的 34.0%。虽然行业总体恢复较好,但由于国际客运航班恢复缓慢、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造成机场、航空公司等客户在报告期财务状况未达预期,因此对空港装备的采购需要逐步释放,很多项目仍然存在延期的情形,市场需求整体恢复速度远不及行业预期。

    根据民航局发布会数据,报告期国际客运航班持续恢复,自 8 月下旬以来已稳定在 2019 年的 50%以上,至 2023 年
底,我国国际客运定期航班恢复至每周 4,782 班,约为 2019 年的 62.8%。随着国际航线的加速恢复,国内空港装备采购
项目也加速释放,特别是第四季度,市场需求较为充足,行业竞争格局明显改善。

    2、国际行业发展情况

    2023 年,全球航空客运量继续强劲复苏,航空客运总量进一步接近 2019 年水平。根据国际航协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 36.9%,恢复至 2019 年水平的 94.1%。国际航空业的强劲复苏也带来了充足的空港装备采购需求。

    3、通用航空发展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通用航空实现较快发展,2016 至 2022 年,传统通航飞行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8.1%。
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建成飞行服务站 32 个,注册通航企业 690 家,是 2015 年的 2.5 倍;运营航空器 2900 架,是
2015 年的 1.5 倍;通用机场 449 个,是 2015 年的 7.4 倍。

    (二)应急救援装备产业

    1、消防救援装备

    近年来,国内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市场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自然灾害频发是推动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2023 年 4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立森林草原防灭火装备型谱和认证制度,重点加强新特、轻便、大型、智能装备和航空消防装备的研发配备与引进推广。地方层面突出以水灭火、航空灭火、个人防护等装备建设,推广应用高科技防灭火装备。这将为进一步增加消防救援装备的市场空间。

    与此同时,国内消防应急救援装备市场也在不断向智能化发展。2023 年 12 月,应急管理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
了《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到 2025 年,研发一批先进应急机器人,大幅提升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应急机器人配备力度持续增强,装备体系基本构建,实战应用及支撑水平全面提升。

    2、消防报警装备

    2023 年 3 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高层建筑重大火灾风险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加强智能
化火灾监测预警、电气火灾综合预警防控、消防安全管理云服务平台等科技应用。2023 年 11 月,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要求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危险因素的特点,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器和应急救援装备。

    在上述对高层住宅和企业的单体建筑加强火灾预防的基础上,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的不断上升,智慧消防系统应运而生。2023 年 11 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修订印发了《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 版)》,要求以综合平台为基础、子平台为延伸,构建统分结合、协调联动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促进
信息化、智能化与城市安全深度融合。“智慧消防”建设是目前改善我国消防安全落后经济发展与人们对安全需求的必然途径,也是改变现有消防工作模式的有效手段,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3、移动医疗装备

    我们国家人口多、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自然灾害类型多样,都涉及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因此国家高度重视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作为提升医疗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支撑。“十三五”末,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同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目前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经实现了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的全覆盖,每个省(区、市)都依托一家省域内综合实力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高的公立医院作为基地的建设单位。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大数据技术等带动下,积极解决快速医疗保障和调节医疗卫生分布不均,重点加强医疗资源下沉、医疗全覆盖、解决医疗资源最后一公里已经成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代移动医疗装备形成持续稳定的需求。

    2023 年 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全国建成 20 余支重大卫生
事件医疗应急队伍,配备移动 CT 检测车、ECMO 等传染病诊疗设备,以及必要的信息指挥基本装备、专业技术处置装备、个人携行装备、后勤保障装备等,实现队伍的机动化、携行化和自我保障化,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卫生事件医疗救治需要。同时要在全国布局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国家中毒防控研究中心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随着前述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基地的建设,移动医疗装备的需求市场规模将会逐步扩大。

    4、民用无人机装备

    报告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化。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测算,2023 年中国低空经
济规模达到 5,059.5 亿元,增速高达 33.8%。2023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
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 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迎发展新机遇。

    低空经济应用的重要场景之一是应急救援领域。《“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要求,加快实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方案,完成进口大型固定翼灭火飞机引进、国产固定翼大飞机改装,大型无人机配备等重点项目,完善运行管理条件和机制,加快实现灭火大飞机破题。地方应急管理部门采取直接投资、购买服务、部门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配置各型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形成快速反应、高效救援能力,这为公司研发大载重、多旋翼的无人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空港装备产业

    公司空港装备产品种类齐全,国内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设备主要有集装货物装载机、飞机牵引车、飞机电源、旅客摆渡车、飞机食品车、飞机除冰车、气源车、飞机罐式加油车、旅客登机桥等 35 个系列 496 种型号,覆盖机场的客舱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