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0775 沪市 南京熊猫


首页 公告 600775:南京熊猫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600775:南京熊猫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2-03-31

600775:南京熊猫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0775                                              公司简称:南京熊猫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以 2021年 12月 31日的总股本 913,838,529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
币 0.14 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12,793,739.41 元,剩余部分结转下一年度。公司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交所      南京熊猫        600775          不适用

      H股          香港联交所      南京熊猫          00553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栋栋                          王栋栋

办公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经天路 7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经天路 7 号

电话                      (86 25)84801144                (86 25)84801144

电子信箱                    dms@panda.cn                    dms@panda.cn

2、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所处行业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21 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5.7%,增速创下近十年新高,较
上年加快 8.0 个百分点;增速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 6.1 个百分点,差距较 2020 年有
所扩大,但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低 2.5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11.6%,比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高 5.5 个百分点,对工业生产拉动作用明显。2021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 14.7%,增速较上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11.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
13.7%,增速较上年提高 5.6 个百分点。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数字中国。现代数字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在智慧交通、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应用、平安城市等应用场景发挥了重要价值。

  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为了加速推动我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2021 年,我国已陆续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智能制造发展,2021 年 12 月,江苏省印发《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不断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国制造业产能巨大,但同时又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有强烈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智能制造将为设备和软件行业带来机会,机器人、工业软件等都蕴含百亿甚至千亿的市场容量。根据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预计到 2026 年,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将达 5.8 万亿元左右,整体来看,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产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等战略目标影响下,专业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围绕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市场需求,持续开展工艺、效率、品质和供应链服务提升等,对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供应链布局、价值链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制造既是生态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制造向高端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与智能制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面对未来绿色低碳的大趋势,国内制造企业势必进一步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管控,通过数字技术优化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早日实现我国“双碳”目标。
2.2 新政策制度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公司的主营业务紧紧围绕国家“十四五”各专项发展规划,公司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引导方向。
  1、《“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中包括: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深化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和集群数字化转型,培育转型支撑服务生态;加快推
动数字产业化。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营造繁荣有序的创新生态;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社会服务数字化普惠水平,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

  2、《“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要加快智能技术深度推广应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推进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构建泛在互联、柔性协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完善设施数字化感知系统。推动既有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加强新建设施与感知网络同步规划建设。构建设施运行状态感知系统,加强重要通道和枢纽数字化感知监测覆盖,增强关键路段和重要节点全天候、全周期运行状态监测和主动预警能力;构建设施设备信息交互网络。稳步推进 5G 等网络通信设施覆盖,提升交通运输领域信息传输覆盖度、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智慧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推进自主化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发,推动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和有条件线路间的互联互通。构建智慧乘务服务、网络化智能运输组织调度、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运维等系统。推广应用智能安检、移动支付等技术。在智慧公路领域,稳步推进集监测、调度、管控、应急、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路网云控平台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交通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3、《“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规划从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 4 个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明确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
  在深化推广应用上,《规划》专门部署了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以及开展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加快开发应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行业专用及新型软件等六类工业软件。

  4、《“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规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坚强柱石。


  5、《“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

  提出“四新”发展目标。到 2025 年:一是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基础组件供给取得突破,标准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十四五”期间制定 125 项重点领域国家标准。知识产权服务、工程化、质量管理、价值保障等能力有效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完备;二是产业链达到新水平。产业链短板弱项得到有效解决,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形成
具有生态影响力的新兴领域软件产品,到 2025 年,工业 APP 突破 100 万个,长板优势持续巩固,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三是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建设 2-3 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 20 家中国软件名园,软件市场化定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深化;四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增长潜力有效释放,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到 2025 年,规模以上企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14 万亿元,年均增长 12%以上。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3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以智慧交通与安城市、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为三大主营业务。
  在智慧交通与平安城市业务领域,公司以建设现代数字城市为主导方向,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智慧交通、平安城市业务集群,进一步拓展智慧城轨、平安城市通信、数字园区、城市应急装备等业务。

  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领域,公司深化应用 5G、边缘计算技术,推进云边协同,提升智能制造信息化水平,构建智能制造信息化技术体系,促进运营管理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的融合,为制造业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制造核心装备和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整体规划,重塑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持续创新与成长。

  在绿色服务型电子制造领域,通过智能化、柔性化和精益化管理,为国内外品牌厂商提供 3C、新型显示模块组件、白电组件、汽车电子、通信设备及其它电子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制造及仓储物流等完整的制造服务。同时,基于科技创新,通过绿色运营管理、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数字赋能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2、经营模式

  公司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通过科研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激励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全面精益管理夯实发展基础,构建公司“十四五”创新发展新格局。

  公司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组织研发和生产,实现产品和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系统工程项目
的交付。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研发模式,紧跟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新项目研发,保证公司持续创新能力和行业先进性。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更新迭代,通过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不断加强与客户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最终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共同发展。
3、主营业务发展概况

  数字城市领域的智慧轨道交通市场形成国内品牌效应,AFC/ACC 产业发展在国内同行中位于第一梯队;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总承包业务也处于全国前列,在 TETRA 二次开发完成的基础上,顺利研发成功 LTE 宽带集群调度系统。纵向深入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 等新技术与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新模式,推进轨道交通产业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