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88339 科创 亿华通-U


首页 公告 亿华通:亿华通2023年度报告摘要

亿华通:亿华通2023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7

亿华通:亿华通2023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88339                                                  公司简称: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1、业绩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320.37 万元,亏损金额同比增加 7,647.03万元。本期业绩亏损主要原因为(1)燃料电池行业现阶段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整体市场规模较小;(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行产品技术的升级迭代及应用场景的拓展;(3)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以及为把握住燃料电池市场规模化发展机遇,在人才储备及队伍搭建等方面的投入增加;(4)公司对部分已不能满足客户市场需求或适配公司在售产品的存货计提减值损失以夯实公司资产质量;(5)受国内经济及行业各种因素的影响,2023 年公司销售回款同比减少,年末公司基于谨慎性考虑加大计提了应收款项的预期信用风险损失。

  面对上述影响公司管理层采取措施积极应对,2023 年公司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各项业务基本保持了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070.19 万元,同比增长 8.48%,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达预期导致市场需求持续下滑,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随着各方面支出成本的不断增加, 如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的订单并扩大销售至公司扭亏的规模经济水平,将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并将继续亏损。

  2、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的风险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主要是因为随着公司营业收入规模的增长,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公司所处行业目前进入快速发展期间,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可能导致公司营运资金不足。由于公司尚处于研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未来不能持续拓宽融资渠道,不能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则公司存在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公司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 2.1.2 条第(四)项的标准上市,上市时尚未盈利。公司 2023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 80,070.19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320.37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783.84 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于 2024 年 4 月 26 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3 年度利润
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的议案》,公司本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公司拟以实施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4 股。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A 股+H 股)165,465,772 股,本次拟合计转增 66,186,309 股,转增后,
公司的总股本为 231,652,081 股,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权益分派总股数。

  该利润分配及转增方案尚需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亿华通          688339            无

                    科创板

      H股      香港联交所主板      億華通          02402            无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康智                        鲍星竹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号中关村东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6
      办公地址          升科技园B-6号楼C座七层C701室    号中关村东升科技园B-6号
                                                                楼C座七层C701室

        电话                  86-10-62796418-821            86-10-62796418-821

      电子信箱              sinohytec@autoht.com          sinohytec@autoht.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并实现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批量生产。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客车、物流车及重卡等商用车型,公司与国内主流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已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成都、郑州及唐山等地上线运营。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 研发模式

  公司秉承“预研一代、开发一代、推广一代”的研发理念,遵从纵向一体化的研发路径,并坚持自主研发为主,同时通过承接国家科技重大课题以及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行业技术优势企业、主要客户和供应商合作研发的模式,致力于提高燃料电池系统的功率密度、耐久性以及降低产品成本。


  2. 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燃料电池系统的主要物料包括电堆及相关部件、空气压缩机及直流电压变化器等,公司已具备国产电堆量产能力。公司采购程序主要包括零部件承认、供应商开发与管理、订单采购。

  3. 生产模式

  公司一般在取得客户订单后安排生产,并根据市场预判进行适量的备货,主要生产程序包括生产准备、首件生产、正式生产、生产过程监控以及成品检验入库等,整个过程严控质量关,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4. 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属于直销,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商用车生产企业,公司销售程序主要包括形成初步销售意向、样机技术匹配及认证、公告目录以及批量化销售。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氢能作为一种二次能源,具有来源多样、清洁低碳、可储可运、灵活高效的特点和优势。氢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运输、建筑、储能、发电等领域。为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通过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定来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并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展氢能已成为全球共识。

  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且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推动交通领域低碳转型以及提升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我国高度重视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2021 年氢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在《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中国制造 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中均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战略地位。2022 年 3 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中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各地方政府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方面也纷纷发力,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已有数十个地区发布了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政策,推动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市场由于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综合成本较高,但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冬奥会等赛事上的规模运用,全球双碳目标背景及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政策释放的机遇,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动能。根据香橙会研究院公开数据,按上险数据统计,2018-2023 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以 55.5%的复合增速增长至 7,654 辆,截至 2023 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 21,150 辆,同时从应用场景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已由前期单一的公交领域商业化示范应用向公交、环卫、城市物流配送、冷链运输、渣土运输、大宗货物等多场景示范应用转变,同时也在船舶、热电联供等新领域展开应用。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作为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及商业化的先行者,公司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具备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量产能力。

  公司基于行业经验及前瞻性市场判断,提前拓展百千瓦级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并积极与国内主流整车厂合作拓展开发客车、环卫车、牵引车、冷链物流等新车型,扩大了产品市场覆盖度,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


  随着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对氢能产业的明确定位及全国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的实施,燃料电池行业市场参与者的数量日益增加,但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存在一定的技术门槛,目前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根据工信部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统计,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发布 1,006 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不含底盘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 152 款,位居行业前列。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燃料电池行业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及示范应用,燃料电池相关产业链基本健全,目前国内企业基本掌握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从燃料电池系统到电堆、空压机、氢气循环系统再到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的批量国产化应用,系统综合成本、产品可靠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改善。

  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氢能相关基础设施将不断完善,同时随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政策的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燃料电池成本将快速下降。未来国家将通过构建氢能制、储、运、加供应体系, 通过区域示范应用和财政奖励等措施刺激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
扩大下游应用规模,并制定了“到 2025 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 5 万辆” 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此外,作为新兴产业,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不仅仅是汽车工业的机会,还可以进一步壮大绿色低碳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