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88307 科创 中润光学


首页 公告 中润光学: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中润光学: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7

中润光学: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88307                                                公司简称:中润光学
      嘉兴中润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6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司 2023 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为 8,800 万股,以总股本为基准,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3.0 元(含税),共计拟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2,640.00 万元(含税)。本次利润分配现金分红总额占 2023 年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 72.67%。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如在通过本次利润分配方案的董事会决议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公司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7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润光学          688307          不适用

                    科创板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杰                              沈丽燕

      办公地址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陶泾路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
                        188号                              街道陶泾路188号

        电话          0573-82229910                      0573-82229910

      电子信箱        zmax@zmax-optec.com              zmax@zmax-optec.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光学镜头是光学成像系统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是经典几何光学技术与现代前沿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不断发展的产物,光学镜头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的好坏、算法的实现和设备最终的使用效果。因此光学镜头与下游各类前沿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也被称作人工智能(AI)和信息化世界的“眼睛”,是国家战略提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物联(AIoT)、数字经济发展的实现基础。

  公司是一家以视觉为核心的精密光学镜头产品和技术开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为智能化、信息化、工业化时代日益增长的图像、视频采集需求提供高质量成像产品和专项技术开发服务。凭借核心技术创新及应用,公司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不断丰富,已经在智慧监控及感知、智能检测及识别、视频通讯及交互、高清拍摄及显示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系列化产品及核心技术积累。

  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产品主要包括与数字安防相关的各类产品。随着人工智能、物联感知、
大数据、大模型等技术在数字安防领域的应用,数字安防技术和产品已经不仅仅是以传统视频监控为核心的应用,而逐渐形成了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感知综合技术的应用。公司凭借在数字安防领域多年的深耕和积累,在超高清、超长焦变焦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行业领先优势;同时为适应下游行业和技术发展,以及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公司在玻塑混合镜头方面加大了研发力度,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在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的产品系列。

  智能检测及识别领域产品主要包括智能驾驶、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等移动类终端设备,以及工业检测、医疗检测等机器视觉类产品,光学镜头主要协助各类终端设备对周边环境、探测目标进行智能化检测和识别。随着机器视觉技术水平提高,机器视觉下游应用不断发展,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下,消费电子市场、汽车市场、半导体市场、医疗市场等行业工业自动化水平逐步提升,带动机器视觉行业需求的增长,机器视觉的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因此智能检测及识别领域将是光学镜头未来一大新兴应用市场,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公司在突破了无人机变焦镜头国产化,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在智能驾舱、口腔 3D 扫描、扫地机器人等多个新兴领域开发出了更多产品,并加大了在智能检测及识别领域的市场开拓力度。

  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产品主要包括视频会议系统、AR/VR 等新型交互类产品,主要为提升智能视讯和交互技术的用户体验。公司变焦镜头已经成熟应用于视讯会议类产品领域,同时进一步开发了应用于超高清全景视频会议系统、VR 全景元宇宙设备等新产品,为今后公司在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业务拓展奠定了基础。

  高清拍摄及显示领域产品主要包括 8K 全画幅电影镜头、超短焦激光电视镜头等以图像及视频拍摄和投影显示为主的产品,一方面需要获取高质量视频和图像信息,另一方面需要将获得的高质量视频和图像高品质呈现出来,实现拍摄和显示的协同发展。公司在突破了 8K 全画幅电影镜头、超短焦激光电视镜头两大技术难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更多 8K 超高清影视类镜头,以及超高清投影镜头,进一步提升了在下游客户群中的认可度。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885.03 万元,同比下降 6.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 3,633.09 万元,同比下降 11.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65.92万元,同比下降 6.7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101,753.72 万元,同比增长 7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83,830.25 万元,同比增长 128.20%。

  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下游需求短期波动影响,智慧监控及感知领域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但公司进一步加大了新领域市场开拓力度,智能检测及识别领域、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主营
增长 16.10%;视频通讯及交互领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408.45 万元,同比增长 8.99%。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较高比例研发投入,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全年累计投入研发费用
4,051.72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 10.69%。全年累计申请专利 21 件,其中发明专利 17 件;全年累计
获得授权专利 10 件,其中发明专利 8 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 227 件,其中发
明专利 96 件。

  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领军型企业;“无人机载 4K 超高清大倍率变焦镜头”获得了浙江省国内首台(套)装备认定;“高精度高动态范围 3D 视觉相机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立项;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数码照相机几何畸变(GD)的测量”和“数码照相机 渐晕的测量”通过评审并发布,公司牵头制定的浙江制造标准“数字安防用变焦一体机镜头”通过评审并发布;发明专利“光学系统镜头”获得了首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进一步夯实了公司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了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为今后开发更多新兴领域产品及引领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了人才队伍,积极培养和引进了优秀人才,引进硕士研究生 8 人,
培养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8 人。报告期末,研发人员总数为 148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22.98%,
同比增长 10.45%。通过对公司研发和管理团队人才的优化,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公司长期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 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光学镜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已建立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及销售体系,与客户、供应商保持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展重大变化。

  (1)盈利模式

  公司长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基于精密光学镜头设计相关底层通用技术及精密制造工艺,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及现金主要来源于高品质光学镜头产品销售收入及技术开发业务收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或客户定制化需求开发产品并进行销售,光学镜头产品销售收入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技术开发业务收入是公司为客户提供光学镜头定制开发及产品试制服务产生的收入,公司向客户交付包括焦距范围、光圈、靶面等一系列技术参数在内的产
品规格书、规格验证报告以及试制样品等一整套技术开发成果。

  (2)研发模式

  公司秉承市场为先、研发为尖的发展理念,充分以符合市场发展为导向、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以打造高效研发体系为基础、以培养高水平研发团队为核心、以创新核心关键技术为重点,建立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国际化研发团队,充分整合嘉兴、中国台湾、日本三大研发中心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领域及产业链上游研发资源,在长期产品研发过程中建立健全设计评审体系、丰富产品数据库并不断积累设计经验值,形成技术指导应用、应用积累技术的良性循环,由此保持公司光学镜头设计开发技术的领先性。

  (3)采购模式

  公司根据光学镜头设计及工艺实现的需要对核心原材料进行规格定义,选取上游供应商并进行定制化采购,双方根据批量采购数量、定制加工难度、材料成本等协商定价。其中,光学元件定制化程度极高,除向镜片供应商提供镜片外径、厚度、矢高(H 值)、半径、面部规则度等加工要求外,同时需指定光学玻璃供应商及光学玻璃牌号(牌号决定了镜片的折射率、色散等材质属性),由公司或镜片供应商与光学玻璃供应商协商确定光学玻璃价格。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公司生产管理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及原材料库存情况制定采购需求计划;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由研发部门根据产品验证及试产需求提出原材料采购需求。采购部门根据上述采购需求,结合原材料交期、最小起订量要求等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执行采购。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生产环节为镜头装调,以自主生产为主,结合产品品种丰富、规格多样的特点,对每一产品制定标准生产工艺流程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柔性生产。对于处于研发阶段的产品,公司按照客户订单及研发需求进行试生产;对于批量生产的产品,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模式,根据客户订单、销售计划及安全库存制定生产计划。 除自主生产外,公司存在少量原材料委托加工、镜头装调委托加工及成品 OEM 采购。同时,公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