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88147 科创 微导纳米


首页 公告 微导纳米:微导纳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二级筛选:

微导纳米:微导纳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公告日期:2022-12-20

微导纳米:微导纳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PDF查看PDF原文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科创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科创板公司具有研发投入大、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科创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江苏微导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iangsu Leadmicro Nano Technology Co., Ltd.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漓江路 11号

            (经营场所:无锡市新吴区新硕路 9-6 号厂房)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
          招股说明书

                保荐人(主承销商)


                        声明

  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承诺因发行人招股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发行和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承诺因其为发行人本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本次发行概况

发行股票类型                人民币普通股(A股)

发行股数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 4,544.5536 万股,占发行后总
                            股本的 10.00%,本次发行不涉及老股转让

每股面值                    人民币 1.00 元

每股发行价格                24.21 元

发行日期                    2022年 12月 14 日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和板块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发行后总股本                45,445.5359 万股

保荐人、主承销商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期          2022年 12月 20 日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请投资者注意,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招股说明书正文内容,并特别关注以下重要事项。
一、特别风险提示
(一)经营业绩波动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1,581.56 万元、31,255.41 万元、
42,791.71 万元、15,561.31 万元,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 5,289.30 万元、5,098.54 万元、2,668.90万元、-4,930.65 万元。
  公司在光伏新型高效电池和半导体各细分领域的产品、技术方面存在持续加强投入的需求,相关投入会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如果未来由于新产品开发持续投入但未能及时实现产业转化,或出现市场竞争加剧、下游客户投资需求变化,以及在手订单由于生产、验收周期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未能及时转化为收入等情形,可能使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从而导致公司未来业绩存在大幅波动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二)技术迭代及新产品开发风险

  随着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下游客户对薄膜沉积设备工艺路线、材料类型、技术指标等要求也不断变化,因此会对产品提出新的要求。公司需要不断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时研发可满足行业技术要求的产品。

  如果公司未能准确理解下游客户的产线设备及工艺技术演进需求,或者技术创新产品不能契合客户需求,如无法持续提供满足电池降本增效需求的产品、无法响应新型高效电池(TOPCon、HJT 等)或半导体制造工艺制程继续提高等新的应用需求,可能导致公司设备无法满足下游生产制造商的需要,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三)新产品验证进度及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薄膜沉积设备主要应用于光伏电池片、半导体晶圆的生产环节,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片的光电转换效率以及半导体器件性能,是下游客户产线的关键
工艺设备。因此,客户对公司新产品的验证要求较高、验证周期较长,公司用于新型高效电池和半导体各细分领域的新产品存在验证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在光伏领域,新型高效电池如 TOPCon、HJT 在 2022 年以来扩产计划加
速,但因技术成熟度、投资成本等限制性因素,规模化量产尚存在不确定性。在半导体领域,我国在先进制程的设备制造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先进产线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仍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如果国内新型高效电池和先进制程晶圆制造产线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未来销售增长将受到限制。
(四)存货跌价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分别为 27,355.57 万元、34,315.42 万元、
40,296.81 万元、57,320.63 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45.51%、31.06%、29.70%、33.11%;发出商品分别为 19,565.09 万元、28,805.98 万元、28,674.13万元、32,931.02 万元,占期末存货的比例分别为 71.52%、83.94%、71.16%、57.45%,为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较高,主要是由于公司发出商品的验收周期相对较长导致。公司已按照会计政策的要求并结合存货的实际状况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但仍不能排除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其他难以预计的原因,导致存货无法顺利实现销售,或者存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使得公司面临存货跌价风险。(五)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53.97%、51.89%、45.83%、34.1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动主要受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采购价格、市场竞争程度、技术更新换代及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公司产品种类增加,不同产品的售价及成本存在一定差异,不同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的结构性变化也会对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产生较大影响。若未来上述影响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将会面临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二、关于公司 2021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结构变化的提示

  2019-2020 年,公司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93.59%、95.74%,均为 ALD 设备销售收入,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构成。2021 年公司配套产品及服务中的设备改造业务增幅较大,导致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比下降至 70.29%;同时受市场电池技术过渡期间下游厂商扩产节奏短期调整及公司新产品推出的影响,2021年公司专用设备收入结构有所变化。(一)公司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比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产品类别以专用设备为主,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比分比为 93.59%、95.74%、70.29%、95.13%。2021 年度,因设备改造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公司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下降至 70.29%,配套产品及服务收入占比上升至 29.71%。

  设备改造业务主要是针对客户对专用设备的功能需求,重新对工艺和产品方案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案对核心部件进行生产后,经安装调试满足客户产线具体的参数和配置要求。公司目前的设备改造集中在光伏领域设备,设备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尺寸改造、工艺改造等。

  近年来,光伏电池片呈大尺寸化发展趋势。2019 年光伏电池片市场以
156mm 尺寸为主;2020 年 156mm 的尺寸占比大幅下降,158mm 和 166mm 尺
寸合计比例达到 77.8%。当时公司客户产线设备大多为适配 158mm 或以下电池片生产,因此设备改造需求增加。

  公司臭氧工艺取得突破后,较原水工艺相比可增加硅片的少数载流子寿命,增强薄膜钝化效果,使存量产线生产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客户出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考虑将在役设备由原水工艺改造为臭氧工艺。

  公司设备改造业务主要是匹配客户改造需求开展,2021 年设备改造业务收入增幅较大,导致 2021 年公司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占比下降。

  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合计 19.75 亿元,其中专用设备在手订
单 18.56 亿元,设备改造业务在手订单 1.15 亿元,受专用设备、改造业务订单结构的影响,未来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仍有可能会出现变化。
(二)公司专用设备中 ALD 设备的销售收入占比变化

  2019-2020 年,公司专用设备销售收入均为 ALD设备。2021年、2022 年 1-

6 月,公司新增 PECVD 设备、PEALD 二合一设备销售收入,ALD 设备销售收
入占专用设备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3.70%、44.18%。

  2020-2021 年,随着 PERC 电池技术量产平均光电转换效率趋近理论极限,
而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有望在短期内形成产业化应用方案,下游厂商对于大规模新建 PERC 电池产线的意愿有所放缓,扩产节奏短期调整。ALD 设备订单数量的短期减少主要是受到市场电池技术路线过渡阶段的暂时性影响。

  公司 PECVD设备、PEALD二合一设备于 2020 年开发完成,一方面公司可
以在 PERC 产线上为客户同时提供 ALD、PECVD、PEALD 二合一多种镀膜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有助于公司为 TOPCon 等新型电池提供技术和产品储备。相关产品开发完成时,新型高效电池的具体技术路线尚未成为行业共识,设备产品在新型高效电池产业化应用的成熟度也有待提高,因此公司首先将其在PERC 电池领域进行推广,因新产品符合部分下游客户的工艺选择从而取得了
相应订单并于 2021 年开始实现销售,导致公司 2021 年、2022年 1-6月 ALD设
备销售占比有所下降。

  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公司专用设备在手订单合计 18.56亿元,其中 ALD设
备占比为 85.66%。
三、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后的主要财务信息及经营状况

  自财务报告审计截止日(2022年 6月 30 日)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
主要经营状况正常,主要原材料采购情况、主要产品销售情况、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构成情况、主要税收政策等方面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一)2022 年 1-9 月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 2022 年 1-9 月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2 年 1-9 月      2021 年 1-9 月        同比变动

营业收入                          38,505.25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