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3668 沪市 天马科技


首页 公告 天马科技:天马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天马科技:天马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3-04-28

天马科技:天马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3668                                                公司简称:天马科技
            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436,134,976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722,699.52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天马科技              60366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戴文增                        李佳君

      办公地址            福建省福清市上迳镇工业区      福建省福清市上迳镇工业区

        电话                    0591-85628333                  0591-85628333

      电子信箱              wenzengdai@126.com                ljj@jolma.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饲料行业基本情况

  饲料行业是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连接种植业与养殖业的中轴产业,是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市场对于动物性食品
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促进了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全球性动物保健公司奥特奇发布的《2023年农业食品展望》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饲料总产量达到 12.66亿吨,相比 2021年略下降了 0.42%,
2013 年-2022 年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为 3.12%,连续 7 年突破 10 亿吨大关。分区域来看,亚太、欧
洲和北美地区合计贡献全球近 80%的饲料产量,其中 2022 年亚太地区饲料产量达 4.66 亿吨,占
比 36.76%,同比下降 0.51%。从产品结构来看,2022 年禽料、猪料和水产饲料的产量占比依次为41.52%、25.22%、4.18%,禽料和猪料占全球饲料产品的比重最大。从国别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饲料生产国,美国和巴西紧随其后。

        数据来源:奥特奇(Alltech)                              数据来源: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

  我国饲料工业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纵观四十余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 世
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的初创期、1983—2000 年快速发展期、2001—2010 年快速扩张期、2011
年至今的稳健发展及整合扩张期。近年来,我国饲料生产总量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根据中国饲料
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我国饲料行业的年产量从 2013 年的 19,340 万吨增长到 2022 年的 30,223.4
万吨,增长幅度达 56.27%。其中,2022 年我国工业饲料产值、产量实现双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首次突破 3 亿吨,同比增长 3.0%。报告期内,猪饲料、肉禽饲料、蛋
禽饲料、水产饲料产量分别为 13,597.5 万吨、8,925.4 万吨、3,210.9 万吨、2,525.7 万吨,同比变
动分别为 4.0%、0.2%、-0.6%、10.2%,水产料增速最快。从结构上看,猪饲料和禽饲料是我国工业饲料的主要生产品种,畜禽饲料产量占比约 85.1%;水产饲料产量仅次于畜禽饲料,占我国饲料总产量约 8.4%。

  2022 年,受主产区气候条件变化、俄乌冲突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鱼粉、大豆、豆粕等大宗农产品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并攀升至历史性高位,给整个饲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对饲料行业企业的整体流动性以及抗风险能力均提出较大挑战。随着上游成本端原材料上涨以及下游养殖业需求的波动,大部分饲料企业都不同程度地适当降低盈利水平,以守住市场份额为目标,减缓饲料产品提价,导致行业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饲料行业成本加成、向下游养殖行业价格传导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受到挑战,行业竞争非常剧烈。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进入了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稳步发展的阶段。在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日趋规范和下游养殖业结构优化的背景下,饲料加工企业开始加快整合和并购的速度。我国饲料行业正在逐渐从粗放型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转变,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我国 2022 年饲料年产量百万吨以上规模饲料企业集团 36 家,合计饲料产量占全国饲料总产量的 57.5%。随着饲料产业的日趋成熟,国内饲料市场竞争的深度、广度、激烈程度超过以往,优势企业多利用行业整合机遇及规模优势,通过收购、兼并和新建扩大产能,或进行产业链的延伸,或发展多元化的业务;中小企业面对资本压力、人才压力、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发展瓶颈,将逐步被优势企业整合并购或退出市场;行业竞争格局由饲料加工行业竞争转向农牧全产业链的综合竞争。

  我国饲料行业市场容量巨大,饲料工业支撑生产的肉类、蛋禽和养殖水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居民肉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下游养殖行业的模式变革,对上游饲料行业的发展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健康、营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养殖行业向规模化和精细化发展,进而将进一步推动饲料普
及率的提升。2022 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 9,227 万吨,较上年增加 339 万吨、增长 3.8%,根据农
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速,2031 年预计将达 10,127 万吨。饲料行业作为养殖行业的上游,产业链末端消费量上的增长潜力会向产业链上游传导,我国饲料行业仍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水产养殖行业基本情况

  在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下,水产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和海洋强国等起到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构建以养殖为主、捕捞为辅的稳定水产品供应体系,是保障我国水产品刚性需求、促进水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大阶段:第一是 1978 年至 2000 年“以养为主”的阶段,主要解决人民的“吃鱼难”问题;第二阶段是 2000 年至 2008 年调整健康养殖品种结构的阶段,名特优水产品种的丰富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养殖规模;第三阶段是 2008 年至今以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的阶段,绿色生态、集约智能、高效安全正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方向。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 60%以上,已经连续 34 年稳居首位。2013
年至 2021 年,我国水产品产量整体呈稳定增长趋势,产量从 2013 年的 5,722 万吨增长到 2021 年
的 6,69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1.97%。据《2022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 2021 年水
产养殖产量达 5,394.41 万吨,同比增长 3.26%,捕捞产量 1,295.89 万吨,同比下降 2.18%,我国
渔业产量中养殖与捕捞之比,从 1978 年的 26:74、1985 年的 45:55,到 2021 年达到 81:19。2021
年,全国水产品人均占有量 47.36 千克,比上年增加 0.97 千克、增长 2.09%,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以上。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依靠捕捞天然水产品的历史,极大缓解了天然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压力。

        数据来源:《2014-2022 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善。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呈稳定增长态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预计达到 14.6 千克,较上年增加 0.4 千克,超过禽类、蛋类、牛羊肉,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动物性食品来源。随着野生捕捞资源日益枯竭,水产养殖产品将逐渐替代野生捕捞品成为水产消费主要来源。可预见随着消费升级和养殖技术提升,特种品种将趋于丰富,区域性水产品种趋于多元化。

  为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建设海洋牧场,发展可持续远洋渔业。可以预见,“十四五”将是我国加快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保持可养水域面积总体稳定,到 2025 年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6,900 万吨。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提出,坚持把保障水产品供给作为渔业发展第一要务,力争到 2035 年基本实现渔业现代化。沿海省市也积极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山东、福建、广东、辽宁、海南、吉林、江苏、浙江、广西十四五规划纲要均提出,培育现代海洋渔业,推动海洋绿色牧场建设。

  随着消费升级、餐饮业发展、食品安全意识提升和技术革新的推动,以及经过环保提升、病害防控的洗礼,我国养殖业已迈入规模化、集约化、工业化、智能化阶段,但水产养殖品种受到资源、技术、土地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规模化程度远低于禽养殖和生猪养殖。从市场集中度来看,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企业 CR10 为 12%,禽类养殖企业 CR10 达到 40%,而水产养殖企业 CR10 不
到 2%,远远落后于畜禽养殖企业,水产养殖行业较为分散,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中小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整体来看,水产养殖大致呈现出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养殖因地制宜、模式灵活多样、养殖品种繁多(全国水产养殖经济品种种类超 300 种),自然条件(水域分布、台风、降水、水质、气温、光照等)对养殖影响程度较高等特征。此外,水产养殖品种不断丰富,新品种、新养殖模式技术指导需求强烈。从生产端角度看,随着养殖技术迭代和革新,在养殖面积大体稳定和养殖成本长期上涨趋势下,提升单产、从低盈利品种逐步切换到高盈利品种将是未来大趋势,而具有优质种苗、规模大、集约程度高和技术资金实力较强的养殖企业将会成为水产养殖领域的先锋,在推动水产养殖技术革新中,创建更为广阔的市场前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