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3291 沪市 联合水务


首页 公告 联合水务: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联合水务: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9

联合水务: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 603291 公司简称: 联合水务
江苏联合水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3年度实现合并净利润为164,455,558.23
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9,313,627.55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累
计未分配利润余额为741,887,307.38元,母公司口径未分配利润余额为339,802,381.47元。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
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
含税)。以截至目前总股本423,220,604股测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3,483,090.60元(含税),占
公司2023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9.85%。本年度公司不送红股,不
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本利润分配方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联合水务 603291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许行志 程士珍
办公地址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100号虹桥南丰
城B座1710-1714室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100号虹桥南丰
城B座1710-1714室
电话 021-62370178 021-62370178
电子信箱 IR@united-water.com IR@united-water.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随着中国经
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强化双碳部署,要求积极稳妥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高
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水务行业是城市基础设施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居民生活和
工业生产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公用事业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属性。
(一) 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1、 供水行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生产用水需求端的增长推动水务行业产能
持续释放,用水需求总量平稳增长。现阶段供水行业基本情况如下:
(1) 供水行业稳态增长,用水总量、供水总量持续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用水总量呈稳步增长态势, 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达
5,998.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32%。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占全
国用水总量比重分别为15.10%、 16.14%、 63.04%和5.72%。全国用水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用水
占比最高,受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影响工业用水量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城市用
水人口持续增加,作为刚性需求的城镇生活用水需求占比仍将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我国供水总量有序提升。 2012年至2022年,城市供水总量从523亿立
方米增长至674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7%,县城供水总量从102亿立方米增长至126亿立
方米,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5%。
但总体来看,供水行业发展逐渐趋于平稳,处于成熟期,尤其城市供水方面:城市供水普及
率已经达到99.39%, 城市供水能力相对稳定。 2022年我国城市供水能力达3.15亿立方米/日,较2021
年小幅下降0.72%;城市供水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2,309.9亿元,较2021年下降4.54%;城市供水管
道长度110.30万公里,较2021年增长4.06%。
(2) 重视城市供水管网建设,管网漏损率稳中有降
近年来,我国城市、县城公共供水漏损率稳中有降, 2022 年分别为 12.9%、 12.6%,但整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异,国内各省、市管网漏损率也有较大差别。 2022 年 2 月,住建部、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要求》,提出到 2025 年,全国城市公
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 9%以内。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地下管网建设仍然是未来政府投资
建设重点领域,降低管网漏损率也是水务运营提质增效的重要突破点。
(3) 政策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带来行业新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逐年提高, 部分城市建筑用地容积率不断攀升,高层建筑
逐渐增多,市政供水管网水压难以保证城市高层建筑用水需求,因此需要新增加压设施。政策层
面, 2022 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
应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一户一表”改造等,加快更新改造。 2023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要求在超大特
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受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群众对用水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老旧
小区改造政策推动的影响,二次供水将带来行业发展新机遇。
(4) 政策推动定价机制不断完善,水价进入调价新周期
我国供水价格原则上实行政府定价政策,价格主管部门主要依据 2021 年《城镇供水价格管理
办法》和《城镇供水定价成本监审办法》,以定期成本监审核定的定价成本作为制定或者调整供水
价格的基础,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方法进行制定并相应进行水价调整。 2023 年 5 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加快水网供水价格改革,落实水价
标准和收费制度,建立合理回报机制。水价新政强调合理收益后,多地启动水价听证会,重新核
定水价,上海、深圳、福安等城市调整了当地水价,西安市、常德市等已召开调价听证会, 2024年自来水价格上调周期有望全国展开。
此外,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2013)规定,城市居民人均水费支出占可
支配收入比例在 1.5%-3%以内时,为用水户可接受范围,当前,我国 36 个重点城市水费支出占比
均远低于 1.5%,表明当前水价水平远低于用水户承受范围下限。根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 2013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 月, 36 座重点城市居民用水价格由 1.92 元/吨提升至 2.35 元/吨,年均复合增
长率约 2%,水价调整或是未来大势所趋。
2、 污水处理行业
伴随着城市化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污染也成为了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
素。受污水处理需求增加及国家环保政策推动的双重驱动,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城市和县城
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目前农村乡镇污水处理率较低,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偏低、出
水水质不高与高质量发展之间也还存在显着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污水处理设施在相关政策
推动下,继续在新增管网、处理设施以及提标改造等方面保持较大投资规模。 现阶段污水处理行
业发展概况如下:
(1) 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 城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较高水平
近年来,我国城市及县城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污水处理量和污水处理能力持续提升,污
水处理率较高。我国城市污水年处理量由 2012 年的 343.79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22 年的 626.88 亿立
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6.19%,县城污水年处理量由 2012 年的 62.18 亿立方米增长至 2022 年的
111.41 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 6.01%;同期,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由 2012 年的 11,733 万立方米
/日增长至 2022 年的 21,606.10 万立方米/日,年复合增长率达 6.30%,县城污水处理能力由 2012
年的 2,623 万立方米/日增长至 2022 年的 4,184.67 万立方米/日,年复合增长率达 4.78%。根据《2022
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污水处理率方面, 2022 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 98.11%,县城污水
处理率提升至 96.94%, 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2) 农村污水处理水平整体较低,政策推动农村污水市场空间释放
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农村污水处理率远低于城市、县城水平,农村
污水仍有较大建设任务。 2024 年 1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
意见》,提出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机制,提高农村污水治理水平。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向城镇及农
村领域倾斜,农村污水市场空间将逐步释放。( 3) 工业废水处理市场空间广阔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国力的增强,但工业废水的无序排放也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因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及成本均较高,相应的处理单价也较高。随着
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工业企业及工业园区的不断增多,特别随着环保监管要求的提高,工业废水
处理市场未来将进一步扩大。
( 4)出水水质仍有提升空间,提标改造任重道远
近年来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逐年增长,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均已处于较高水平,
快速“量增”之后是污水出水水质进一步“提标”的要求。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污水
处理设施的建设,污水厂的出水水质有了显着的提升,但是现行水质标准要求不高,仍有提升空
间,近年来各地方新标也在陆续出台。目前我国实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
设置了相对超前的一级A标准,但最高的一级A排放标准仅相当于地表水的劣五类,国内相当部分
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还低于一级A标准。根据《“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目标到 2025 年水环境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基本均要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在一些重要城市,目前
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要求已进一步提升至地表Ⅳ类水、回用水的标准。从整体趋势来看,
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逐步趋于严格和完善。
污水处理标准的提升带动污水处理固定资产的持续投入, 2020-2022 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
及其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 1,043.4 亿元、 893.8 亿元和 708.2 亿元;同期县城污水处理及
其再生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 306.2 亿元、 325.9 亿元和 319.3 亿元。 2024 年 3 月,国务院印发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指出要推进污水、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等相
关领域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意味着多个利好环境产业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市场即将释放。
总体而言,我国污水出水水质仍有提升空间,提标改造工作任重道远,未来一段时间内提标
改造仍会是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核心。
( 5)优化污水项目定价及调价机制,污水处理费存在提价空间
我国污水处理费按照“污染付费、公平负担、补偿成本、 合理盈利” 的原则,一般每三年核
定一次。根据发改价格〔 2021〕 689 号《关于“十四五” 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要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机制,结合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提高情况,将收费标准提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