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1998 沪市 中信银行


首页 公告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3-08-25

中信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601998                                股票简称:中信银行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本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半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行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和本行网站(www.citicbank.com)仔细阅读半年度报告全文。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行董事会会议于2023年8月24日审议通过了本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0名,实际出席董事10名。本行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本行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根据中国和香港审阅准则审阅。

  本行2023年上半年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报告摘要除特别说明外,金额币种为人民币。

  本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释义适用于本报告摘要。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2.1 公司简介

A 股股票简称          中信银行            股票代码          601998

A 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H 股股票简称          中信银行            股票代码          0998

H 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优先股股票简称        中信优 1            股票代码          360025

优先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    中信转债            可转换公司债券代码 113021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交  上海证券交易所
易所

联 系 人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  名                张青                          王珺威

联系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 10 号院 1 号楼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 10 号院1号楼

联系电话          +86-10-66638188                  +86-10-66638188

传  真          +86-10-65559255                  +86-10-65559255

电子信箱          ir@citicbank.com                  ir@citicbank.com

      2.2 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治理规范高效。本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建设,坚持“两个一
  以贯之”1,坚持市场化运行,持续完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和业务运营体制机制,
  形成了管理高效、分工专业的组织架构体系。参照现代银行发展理论与实践,结
  合党建工作要求,搭建了“三会一层”公司治理科学架构,实现党的领导有机融
  入公司治理,按照前台、中台、后台相分离的原则,建立起涵盖总行部门条线和
  分支行板块的矩阵式管理模式。本行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规
  范运作,有效履职。

      综合协同优势明显。本行遵循“一个中信、一个客户”发展原则,坚持“利
    1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也必须一以贯之。

他共赢”协同理念,不断做强集团协同主平台。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等客群服务体系,以发展为主线,深挖融融、产融、区域、母子、跨境等多层次融合生态圈,以服务实体为宗旨,聚焦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深度打造中信协同“两圈一体”2生态体系。通过推动市场化机制运作、中信智库资源利用、人才队伍互派融合、数字系统迭代升级、协同品牌宣传推广,保障协同质效持续提升,为本行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开拓创新活力凸显。本行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并以屡创中国现代金融史上多个第一而蜚声海内外。创新不仅是深植于本行的基因,也是驱动本行发展的新引擎。本行传承和发扬“开拓创新”的中信风格,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在投行业务、跨境业务、机构业务、交易银行、汽车金融、出国金融、信用卡、外汇做市、公募基金托管等业务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风险防控科学有效。本行持续健全完善“控风险有效、促发展有力”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管理质效。加强风险偏好统筹管理,有效传导稳健的风险偏好。深入推进“五策合一”3,将资源投向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的关键领域和优质客户,不断优化授信结构,努力提升风险回报。坚持强化控新清旧,提升全机构、全产品、全客户、全流程风控能力,不断夯实风险管理基本面。加快智能风控体系建设,持续建设全面风险智慧管理平台,推进数字化风控工具多层次应用,开发大数据风险管理工具,全面提升线上化业务风控能力,提升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金融科技全面赋能。本行始终坚持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为业务发展全面赋能,推动本行成为一流科技驱动型银行。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驱动业务和运营模式数字化转型。构建云原生技术和能力体系,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创新应用深度渗透到业务各领域,金融科技综合赋能能力全面跃升,成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和驱动力。

  品牌文化特色鲜明。本行通过对三十余年发展所积淀的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升华,确立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本行以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2 即拓展协同朋友圈、构建协同生态圈,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
3 指行业研究、授信政策、审批标准、营销指引、资源和考核政策。


      值”的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为发展愿景,坚持“客尊、诚信、创新、协作、

      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为客户谋价值、为员工谋幸福、为股东谋效益、

      为社会尽责任”的企业使命。本行持续践行并积极传播“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

      主张,以实际行动回馈利益相关方。2023 年 2 月,本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

      “全球银行品牌 500 强排行榜”中排名第 20 位,品牌价值 126 亿美元。

          人才队伍专业优秀。人才是本行第一资源,本行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行”

      战略,践行“凝聚奋进者、激励实干者、成就有为者”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百

      舸千帆”示范性人才工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搭建分

      层分类的“N+X”能力评估模型,人才评价体系更加健全,识别更加精准。加快

      打造线上人才管理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人才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2.3 主要财务数据

          2.3.1 经营业绩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项目            2023 年 1-6 月 2022 年 1-6 月  增幅(%) 2021 年 1-6 月

营业收入                          106,174      108,394      (2.05)      105,592

营业利润                          42,334        38,672        9.47        34,905

利润总额                          42,367        38,711        9.44        34,923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36,067        32,524        10.89        29,031

归属于本行股东扣除非经常性        35,904        32,474        10.56        28,965
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3,018)        36,219    (439.65)    (188,288)

每股计

基本每股收益(元)(注)                0.70          0.63        11.11          0.59

稀释每股收益(元)(注)                0.63          0.57        10.53          0.5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0.70          0.63        11.11          0.59
股收益(元)(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稀释每        0.63          0.57        10.53          0.54
股收益(元)(注)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51)          0.74    (439.19)        (3.85)
净额(元)

      注:有关指标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

          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2.3.2 盈利能力指标

              项目              2023 年 1-6 月  2022 年 1-6 月 增减(%)  2021 年 1-6 月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ROAA) (1)            0.85%        0.81%      0.04      0.7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AE) (2)        12.15%        11.82%      0.33      12.1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      12.09%        11.80%      0.29      12.07%
常性损益)(2)

成本收入比(3)                          26.43%        24.21%      2.22      22.94%

信贷成本(4)                            1.05%        1.28%    (0.23)      1.40%

净利差(5)                              1.81%        1.94%    (0.13)      2.03%

净息差(6)                              1.85%        1.99%    (0.14)      2.09%

      注:(1)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年化)/期初和期末总资产余额平均数。

          (2)有关指标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

                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3)成本收入比=业务及管理费/营业收入。

          (4)信贷成本=当年计提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