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0905 沪市 三峡能源


首页 公告 600905: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600905: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2-04-28

600905: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0905                                                公司简称:三峡能源
          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未出席董事情况

  未出席董事职务    未出席董事姓名    未出席董事的原因说明      被委托人姓名

    独立董事            刘俊海            其他工作安排              闵勇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1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拟向
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2122 元(含税)。截至 2022 年 03 月 31 日,公司总股本为
28,620,950,000 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607,336,559 元(含税)。除前述现金分红外,本次利润分配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至下一年度。本次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三峡能源        600905          -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刘继瀛                            王蓉

      办公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北街156号保利大都  北京市通州区新华北街156
                        汇T1号楼                          号保利大都汇T1号楼

        电话          010-58689199                      010-58689199

      电子信箱        ctgr_ir@ctg.com.cn                ctgr_ir@ctg.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绿色生态环境需求的增加和低碳社会的到来,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能源的重大转变不可避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方向。
  (一)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

  发展新能源是低碳发展的关键,新能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已成为全球能源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2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数据》(Renewable CapacityStatistics 2022),2021 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 3,064 吉瓦,其中,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 825 吉瓦,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 849 吉瓦。在新增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和风能继续占主导地位,占比达 88%。

  (二)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持续提升,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加强,有力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需要;非化石能源发展规模世界领先,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不断完善,电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主力。2021 年 3 月 15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
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021 年 10 月 1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
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中明确提出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我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擘画了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美好蓝图。2021 年,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非化石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 10 亿千瓦,风电、光伏装机均超 3 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 1 万亿千瓦时大关,继续保持领先优势;清洁能源消纳取得新进展,风电、光伏利用率分别达到 96.9%和 97.9%。

  1.风电、光伏发电装机突破 3 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跃居世界第一

  2021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1.34 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 76.1%,累计装机
10.63 亿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分别占全国新增装机的 27%、31.1%,风电、光伏累计装机分别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 13.8%、12.9%。

  (1)风电。2021 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 4,757 万千瓦,同比降低 34%;累计装机容量约
3.28 亿千瓦,同比增长 16.6%。

  其中,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 1,690 万千瓦,同比增长约 340%;累计装机达到 2,639 万千瓦,
同比增长 142.7%,跃居世界第一。

            图 1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图 2 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

  (2)太阳能发电。2021 年,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 5,493 万千瓦,同比增长 14.0%;累计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 3.07 亿千瓦,同比增长 20.9%。


                                图 3 中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中电联

  2.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持续保持高利用率水平

  2021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 2.48 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9.8%。其中,风电
6,52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0.5%;光伏发电 3,25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1%。风电、光伏发电
量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7.9%、3.9%。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 96.9%,较上年同期提高 0.4 个百分点;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 97.9%,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 2,246 小时,
同比提高超 150 小时;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 1,163 小时,同比增加 3 小时。

  3.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发展提速

  储能作为一种柔性电力调节资源,是清洁能源转型下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承担关键角色。储能主要分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抽水蓄能是当前最为成熟、装机最多的主流储能技术,在各种储能技术中成本最低。以电化学为主的新型储能是支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消纳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新增装机已超过抽水蓄能。2021 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累计装机规模超过 3,600 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 400 万千瓦,储能建设跨出新步伐。

  (三)报告期内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2021 年,公司新增装机容量 729.98 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 2,289.63 万千瓦。

  其中,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1,426.92 万千瓦,占全国风力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4.34%,同
比提升 1.2 个百分点,其中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57.52 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 17.34%,
同比提升 2.5 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841.19 万千瓦,占全国太阳能发电行业市场份额的 2.74%,同比提升 0.2 个百分点。

    电源类别    报告期内新增装机容量(万千瓦)    期末累计装机容量(万千瓦)

                  本公司    全国    市场份额    本公司    全国    市场份额

  风电            538.87    4,757      11.33%  1,426.92    32,848      4.34%

  其中:海上风电  323.70    1,690      19.15%    457.52    2,639    17.34%

  太阳能发电      191.11    5,493        3.48%    841.19    30,656      2.74%

  水电                      2,349                  21.52    39,092      0.05%

  合计            729.98                        2,289.63

注:全国数据源自国家能源局网站;2021 年,公司因转让等原因减少装机容量 2.05 万千瓦,其中光伏装机减少0.79 万千瓦,水电装机减少 1.26 万千瓦。

  (四)报告期内的行业重点政策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系列政策,提出多种路径、措施,2021 年出台了多个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全力支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要求,服务“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国家能源战略,积极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助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1.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强调发展新能源的重要作用

  2 月 1 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明确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 5%。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以作为排放权配额交易的有益补充,为碳市场注入流动性,有助于节约排放企业的减排成本。

  3 月 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提出要构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

  9 月 22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
意见》(中发〔2021〕36 号文)发布,强调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在面向“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中发挥统领作用。

  10 月 1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
表主旨讲话指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10 月 26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
号),聚焦 2030 年前碳达峰目标,对推进碳达峰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提出到 203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