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600256 沪市 广汇能源


首页 公告 广汇能源: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广汇能源: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3-04-14

广汇能源: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公司代码:600256                                                公司简称:广汇能源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
  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
  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将实施差异化分红方案,即以未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已回购股份数)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全部滚存结转至以后年度分配;2022年度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截止目前,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累计持有股份数量为74,219,800股,按公司总股本6,565,755,139股扣除已回购股份后的股本总数6,491,535,339股为基数进行测算,本次拟分配现金红利总额为5,193,228,271.20元(含税)。根据相关规定,2022年内公司实施回购股份所支付的资金800,952,891.91元也视同为现金分红,经合并计算后,2022年度利润分配资金总额5,994,181,163.11元,占公司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52.87%。

  2020年-2022年,公司实施现金分红金额合计9,214,129,221.03元(含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金额),占近三年年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37%,已满足并超过相关制度关于现金分红的规定及承诺约定。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广汇能源        600256        广汇股份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阳贤                        李雯娟

      办公地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
                        华北路165号中天广场27层      华北路165号中天广场26层

        电话                (0991)3762327              (0991)3759961

      电子信箱              zqb600256@126.com            zqb600256@126.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反复强调夯实能源安全基石,能源安全被提升到和粮食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同时,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资源出现“价值重估”。国家《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中明确强调“优化建设蒙西、蒙东、陕北、山西、新疆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再次凸显了煤炭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的基础地位。未来,煤炭资源等传统能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国内主导地位。
  2022 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表示,我国要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有效发挥煤电基础性调节性作用,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发展新能源实现双碳目标不是一步到位退出煤炭,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2022 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着力增强国内能源生产保障能力,切实把能源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是我国能源发展重点。夯实能源供应保障基础是加强煤炭煤电兜底保障能力,包括统筹资源接续和矿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推动符合条件的应急保供产能转化为常态化产能;以示范煤矿为引领,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与升级改造。年内,能源资产表现亮眼;能源经济稳步回升,为宏观经济抵御冲击起到了良好的缓冲带作用。

  (行业所涉信息摘自国家能源网、卓创资讯、中宇资讯、Wind 资讯等公开资讯,仅作参考。)

    1.天然气业务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与煤炭、石油并列为全球三大一次能源,也是三者中唯一的清洁低碳能源。双碳目标下,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中唯一的清洁能源,是重要的低碳能源,其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2 年,受欧洲地缘政治影响,国际天然气市场格局发生较大变化,由“亚洲溢价”转向“欧洲溢价”,全球 LNG 贸易流向发生改变、LNG 资源竞争越发激烈,国际天然气价格剧烈震荡,欧洲 TTF 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升至 339.195 欧元/兆瓦时,达到历史最高点,TTF 天然气期货全年均价约为 132.9 欧元/兆瓦时,超过东北亚 JKM
价格,成为全球 LNG 价格的引领者。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能源转型升级步伐的大背景下,国家相继印发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提出要推动天然气在更多领域和行业中替代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并将天然气纳入能源转型重点领域。根据国家能源局预计,未来我国天然气供需缺口将维持在 2000 亿立方米左右。
  2022 年是国内天然气市场“非常规”的一年,国际天然气供需市场格局急剧变化,LNG 进口量明显下滑,但在“提效增产”背景下国内天然气产量连续 6 年增产超
过 100 亿立方米。2022 年,国内表观消费量 3648.27 亿立方米,同比下降 1.2%;国
内生产天然气 2178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 6.4%;天然气进口总量约 1529.47 亿立方米,
同比下降 9.98%;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 41%。

  进入 2023 年国内经济复苏预期较好,下游工业需求明显增加,短期内市场处于恢复期,价格将呈现震荡走势。长期来看,伴随国内外天然气供需面逐渐宽松,我国天然气进口及国内销售价格有望逐渐回归理性。

        图 1:中国 LNG 进口量及增长情况          图 2:中国天然气月度表观消费量

    2.煤炭业务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煤炭行业规模相对稳定,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属于成熟期,煤炭稳定供应能力较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提高到 70%以上。

  2022 年,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气候异常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能源危机加剧,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飙升,迫使消费者从原油、天然气转向其他能源,从而增加了对更具有价格竞争力的煤炭的需求,全球煤炭产量及消费量双双反弹,煤炭供需格局发生极大改变,国际煤炭价格高位运行。欧洲三港煤炭价格最高飙升至 438.35美元/吨;南非理查兹港煤炭价格突破 440 美元/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从年初的 157.5 美元/吨震荡上行至 457.8 美元/吨。

  2022 年,我国坚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充分发挥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提升煤炭保障能力,合理控制煤炭价格,煤炭保供政策贯穿全年并逐步发挥实效。在海外供需矛盾加剧,国内供需阶段性错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煤炭价格中枢抬升。
  2022 年在煤炭长协保供政策以及产能释放影响下,我国煤炭企业生产积极性高,叠加铁路运力提升,港口煤炭中转作业增加,带动我国煤炭产量大增。全年实现原煤
产量 45.6 亿吨,同比增长 10.5%;进口量 2.93 亿吨,同比下降 9.2%。新疆被列入全
国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新疆通过加快释放优质产能、加强生产调度、增加外运车皮等方式增加煤炭产销量。全年新疆原煤产量 4.13 亿吨,同比增长 25%,“疆煤外运”8000 万吨,同比增长近一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增产
稳价保供目标任务。

  2023 年,煤炭将继续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煤炭供应端产能将继续释放,产量将继续增加,而需求端在全年 GDP5%增长目标下将会保持增加趋势,预计我国煤炭供需格局整体将维持紧平衡状态,现货煤炭价格有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价格中枢进一步提升。

          图 3:原煤产量走势图                    图 4:动力煤消费量走势图

    3.煤化工业务

  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依靠技术革新,现代煤化工产业可以实现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补充和部分替代。在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下,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充分把握国内资源禀赋,高质量利用煤炭成为发展核心。2022 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与“煤”相关的政策文件,不断健全完善煤炭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体系,引导行业提高煤炭供给质量、推动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化安全生产管理、推动资源地区转型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煤化工行业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未来相当一段时期仍是现代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甲醇:甲醇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下游应用广泛,可用于生产烯烃、甲醛、二甲醚、冰醋酸以及溶剂、燃料等多个领域,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材料之一。其中甲醇制烯烃消费占比高达 50%以上,占据绝对主力;除甲醇制烯烃以外,BDO、碳酸二甲酯等小众下游领域的需求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生产工艺中,我国的资源结构决定了煤制甲醇一直占据绝对主力。

  2022 年受国内外宏观因素影响,商品共振加剧,甲醇走势受自身阶段性矛盾影响,甲醇年均价重心同比略有上移。甲醇全年基本面矛盾不大,供需双弱使得上下游新增产能增速同比明显下滑,而海外供需走弱,进口量增加较多。截至 2022 年底,我国
甲醇总产能约 10171 万吨,同比增加 2.83%;产量 7621.03 万吨,同比增长 3.67%;
进口量约为 1219.30 万吨,同比增长 8.89%;下游消费量 8805.5 万吨,同比增长 4.02%。
  预计 2023 年甲醇下游消费随国内宏观先弱后强,近端受下游利润不佳影响消费承压,随着宏观缓解改善逐步恢复。另外,从下游新增投产计划来看,增量结构迎来转型,C/MTO 增速放缓而传统及新兴需求增速上升。长期来看,中国甲醇市场驱动主要体现在供需、成本与宏观之间的转换,预计 2023 年全年甲醇市场行情或仍将以震荡整理为主。


  煤焦油:煤焦油是煤干馏过程中得到的一种高芳香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中温煤焦油是由煤经中温干馏而得的油状产物,用于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工业原料
等。2022 年,煤焦油价格稳步上行,截至 12 月 20 日价格约 6467.5 元/吨,年度上涨
44.69%。

  我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