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301153 深市 中科江南


首页 公告 中科江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二级筛选:

中科江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公告日期:2022-04-25

中科江南: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PDF查看PDF原文

                    创业板风险提示

    本次股票发行后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该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创 业板公司具有创新投入大、新旧产业融合成功与否存在不确定性、尚处于成 长期、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退市风险高等特点,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 场风险。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 素,审慎作出投资决定。
 北京中科江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Beijing CT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 68 号 8 号楼 1710 室)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招股意向书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港基金小镇B7栋401)

    声明:本公司的发行申请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履行相应程序。本招股意向书不具有据以发行股票的法律效力,仅供预先披露之用。投资者应当以正式公告的招股意向书作为投资决定的依据。

                      声  明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招股意向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招股意向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意向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承诺因发行人招股意向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致使投资者在证券发行和交易中遭受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保荐人及证券服务机构承诺因其为发行人本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发行概况

发行股票类型      人民币普通股(A 股)

发行股数          本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 2,700 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
                  25%。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股份的情形。

每股面值          人民币 1.00 元

每股发行价格      人民币【】元

预计发行日期      2022 年 5 月 6 日

拟上市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
和板块

发行后总股本      不超过 10,800 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票数量)

保荐人(主承销商)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招股意向书签署日期 2022 年 4 月 25 日


                  重大事项提示

    本公司特别提请投资者注意,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招股意向书正文内容,并特别关注以下重要事项。

  一、特别风险提示

    本公司提醒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招股意向书的“风险因素”部分,并特别注意下列事项:

  (一)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国家一贯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在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重点提出了电子政务方面的要求,要求电子政务稳步开展,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财政部在财政信息化、国库集中支付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财政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国家一系列上述领域政策的出台对公司业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未来国家在财政信息化领域的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包括但不限于:

    1、新政新规的持续发布同时带动财政信息化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领域行业标准升级和产品交付要求变化,使得公司产品及服务不能及时满足新政新规要求;

    2、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推广改革不及预期、对标预算管理一体化新政升级支付电子化系统的需求不足、信创适配改造的标准变动、推广缓慢等;

    3、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进展缓慢,各省系统开发延后以及后续推广建设的进度推迟;

    4、预算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力度不及预期、财务管理需求不断变化等;

    上述政策变动可能导致下游市场空间减小、市场需求波动或客户持续合作关系变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业务成长空间风险

  公司业务围绕财政信息化建设展开,业务发展由财政管理需求不断发展所驱动。随着财政管理需求的不断发展,财政信息化建设不断升级,财政信息化业务具有持续发展动力。但是财政信息化建设投入规模和投入进度受国家财政建设规划影响,公司具体业务发展可能不及预期,包括但不限于:支付电子化解决方案业务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系统对标 2019 年财政信息化新政升级改造后,财政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和行业电子化市场未充分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在本轮新政建设推广后继续建设的进展减缓、投入减少;预算单位财务服务平台业务新增财务管理需求有限,采购需求减弱等。上述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公司业务下游市场空间减小,因此存在业务成长空间风险。

  (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在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业务领域的细分市场中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政务产业市场规模非常大,提供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在资金规模、业务资源、销售渠道、技术储备、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全线竞争力,存在该等龙头企业进入财政信息化领域与公司直接竞争新业务的可能,虽然公司已经占有财政信息化产业一定的市场份额,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司面临同行业竞争者竞争程度加剧的风险。

  此外,适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财政信息化建设未来将更多地采用云计算的架构,提供云计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服务的企业可能将更多地参与财政信息化建设行业。从事云计算的企业可能直接与公司竞争电子政务、省级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等项目的总包供应商,公司面临新进入者的竞争风险。公司未来面临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销售模式可能存在变化,可能会限制公司销售规模的增长,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四)行业季节性风险

  公司主要客户为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受到整体工作进度习惯安排的影响,该类客户通常遵循预算管理制度,在下半年制定次年年度预
算和投资计划,审批通常在次年上半年,采购招标则安排在次年的年中或下半年,采购资金的支付也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公司大部分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都在下半年或者第四季度实现。

    由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各费用在年度内较为均衡的发生,而收入存在分布不均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此可能会造成公司季节性亏损,投资者不宜以季度或半年度数据推测全年业绩情况。

  (五)技术服务采购模式的风险

    公司对于部分现场实施及运维服务采用技术服务采购模式进行,有效提高了公司的本地化服务能力。公司采用此方式有利于提高公司项目的执行能力,扩大市场的覆盖范围,并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实施服务。

    为了保障公司业务合作方的服务质量以及公司经营模式的稳定,公司制订了相关制度对技术服务供应商进行系统化的过程管理,并与其签订了框架性协议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但是,技术服务商仍存在因为专业能力不足或者其内部管理等原因而导致在项目服务过程中出现项目执行效果不佳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客户对公司产品及服务的评价,影响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导致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创新失败的风险

  公司作为专注于财政信息化领域的软件企业,技术积累与产品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持续动力。公司主要产品之一支付电子化解决方案服务于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领域,该领域对信息安全性、保密性要求较高,日常业务数据处理量大,因而对所应用的软件不断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及市场发展的趋势,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者公司对产品和市场需求的把握出现偏差、不能及时调整技术和产品方向,将会对公司技术及市场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司适应财政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未来将财政中台作为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重要支撑产品,如果公司的财政中台研发项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将降低公司的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因此,公司主要
产品和服务面临一定的创新失败的风险。

  (七)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12,438.34万元、14,448.15万元和16,266.55万元,占同期流动资产比例分别为16.52%、15.24%和13.86%,其中应收账款账期在一年以内的比例分别为63.97%、66.64%和67.32%。公司主要客户为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情况良好,极少发生公司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况。但是由于预算单位客户付款受到财政预算资金支付时间限制,客户付款内部审批流程长等因素,公司存在无法按时收到客户回款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账龄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5,518.08 万元、
5,890.65 万元和 6,353.29 万元,截至 2022 年 1 月末,回款比例分别为 75.46%、
55.31%和 1.90%,略低于整体的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由于客户付款审批流程长,如果客户付款流程需要补充提交的相关资料缺失、公司主要业务人员或客户业务人员离职等原因导致客户付款流程无法及时完成,相关款项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如果公司的一般商业企业类型客户出现财务困境,相关款项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因此,公司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如果发生大量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情形,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受到影响。

  (八)人员成本上升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规模快速扩张,员工人数从2019年末的725人增加到2021年末的1,148人,人均薪酬从2019年度的21.96万元上升至2021年度的24.16万元,人工成本支出逐年增加,员工人数的持续增加导致公司存在一定的人工成本上升的风险。公司基于控制人员成本等考虑,已将部分初级的实施服务和运维服务等工作采用技术服务采购模式展开,公司仍需派出一定数量的员工从事现场实施服务和运维服务项目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除实施人员外,公司研发人员也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张而较快增加。随着社会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公司为保持人员的稳定、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未来可能进一步提高员工薪酬待遇,增加人工成本支出,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
生一定的影响。

  (九)核心技术人员和实施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和行政事业单位等客户提供支付电子化解决方案,该行业不仅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求技术人员对客户所处行业有深厚的积累。只有在对客户需求及业务特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契合客户需求的电子化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自成立以来,核心技术人员相对稳定且均具有相关的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工作经历,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在实施服务体系中,约20%的人员为拥有10年及以上行业经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