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301069 深市 凯盛新材


首页 公告 凯盛新材:301069凯盛新材调研活动信息20210928

凯盛新材:301069凯盛新材调研活动信息20210928

公告日期:2021-09-28

凯盛新材:301069凯盛新材调研活动信息20210928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301069                      证券简称:凯盛新材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10927

投资者关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系活动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 兴业证券、中信证券、中金财富证券、华融证券、招商资管、南方名称及人 基金、大成基金、重阳资本、德睿恒丰资产、勤道资本、瑞瀚资产、员姓名    锦臻资产、安和投资、固禾资本、前行科创、新财富

时间      2021 年 9 月 27 日 13:30-15:00

地点      线上:腾讯会议

          线下:深圳全景网路演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深业上城 T2 栋 18 层)

上市公司 董事、董秘、财务总监:杨善国
接待人员 副总经理:孙庆民
姓名

              一、公司介绍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凯盛新
投资者关 材”)成立于 2005 年 12 月,是一家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
系活动主 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全球知名要内容介 的氯化亚砜及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凯盛新材主要产品包括氯化
绍        亚砜、高纯度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聚醚酮酮等,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
          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
          高性能芳纶纤维的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等,

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的立体产业链结构。

    凯盛新材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纤维、高分子新材料、农药、医药、食品添加剂、锂电池等行业。其中,核心产品氯化亚砜主要运用于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行业、锂电池制造以及间/对苯二甲酰氯等芳纶原材料生产。凯盛的产品深受客户的认可,销售市场遍布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凯盛新材先后主导或参与起草了《工业氯化亚砜》、《工业用间苯二甲酰氯》、《工业用对苯二甲酰氯》等多项行业标准。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专利 136 件,其中,已获得发明专利 83件。

    凯盛新材近 5 年收入稳步增长,营收复合增长率为 19.57%,归
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 28.83%,稳居行业前列。即使在疫情冲击下,凯盛 2020 年的归母净利润仍然实现了 17%的高增长,盈利能力稳健,抗风险能力出众。

    氯化亚砜:凯盛新材总产能为 12 万吨/年,是全球最大的氯化
亚砜生产基地。

    芳纶单体:凯盛新材芳纶单体的产能是 1.48 万吨/年,募投项
目完成之后会增加 2 万吨产能,从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聚醚酮酮:PEKK 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和增材制造 3D 打
印等高精尖领域。

    二、投资者互动交流

    1、凯盛新材的氯化亚砜产品今年有两个热点:运用于新能源锂电池以及消费行业中的三氯蔗糖,可以看到无糖气泡水元气森林的成功已经导致可口可乐等企业全部向这个行业进军。请问,公司尽管是行业的龙头、产能第一,但是面对这样的下游需求,现有的产能是否还能持续保持,以及上市之后有无扩产计划?

    答:三氯蔗糖一直是一个成长点,现在从全球氯化亚砜的市场

规模来看,三氯蔗糖占到了整个氯化亚砜的表观消费量的 1/3 以上,复合增长率超过 15%,全球几大厂商经过一轮洗牌之后,也都有扩展计划,所以三氯蔗糖行业一定会快速增长。另外刚才提到的锂电池,尤其 LiFSI 行业的发展,后续对氯化亚砜的需求度也会很高。

    公司公告产能 12 万吨/年,但后续产能也在继续迭代,包括新
基地建设里面也规划了新的氯化亚砜产能。氯化亚砜对公司而言是一个成熟工艺,属于模块式复制,工艺技术迭代速度较快,公司可以适应三氯蔗糖和 LiFSI 行业产能的扩充速度。从现有表观产能看,氯化亚砜某种程度上过剩,48 万吨表观产能,实际上表观消费量在35 万吨左右,还有十多万吨产能没有进行生产,因此短期不会产生氯化亚砜的产能挤兑效应。

    2、公司提到氯化亚砜有三个等级,在锂电池应用方面,一般等级产品相较于特等品会有哪些风险?会产生什么样的副作用?凯盛当初进入锂原等级的时候有哪些壁垒?

    答:氯化亚砜认证到锂原电池等级是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一般是三年一个周期,有些客户需要两个周期(6 年)的认证。之所以需要这么长周期的认证,是因为对产品的电压稳定性要求很高,电压稳定性来源于里面的杂质。而杂质本身的检测就是一些核心技术和核心秘密。目前大部分做氯化亚砜的厂家,都不知道氯化亚砜有几个杂质指标需要检测,也就没办法控制,不知道如何去认证。凯盛新材通过长期跟日本、欧美的客户接触的过程当中,逐步的把这些指标树立和建立起来,这就是我们的行业门槛和壁垒。

    一般等级氯化亚砜产品对 LiFSI 的下游应用是否产生影响,我
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们是秉持着用锂原电池等级的品质来供应给这个行业。

    3、下游的电池生产企业对于不同等级的氯化亚砜是什么一个态度?尤其是电池生产龙头企业,认为用哪种是他们觉得合适的?


    答:好品质的产品成本相对也更高,品质和价格是匹配的,电解液商和电池组装厂也都清楚。最近两年锂离子电池发展速度太快,行业是供给决定需求,尤其目前六氟价格飞涨,某种程度来讲各厂商没有选择。后续随着添加量到了某个极限点之后,各厂商可能会逐渐的再去认知或者去改变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更多的可能要征询电池或者电解液的制造厂商的想法,他们可能会有更好的答案。不管怎样,我们会保证按照我们的方式来供应锂电等级的氯化亚砜。

    4、未来是不是双氟一定完全替代六氟?制约双氟替代六氟的因素是不是成本的原因?双氟的原料也不贵,为什么生产成本会那么高?是否因为中间有难以克服的收率或工艺的条件?双氟今后是否会变成和六氟磷酸锂一样,具备完全的成本竞争的能力?谢谢。

    答:首先关于六氟和双氟有没有可替代性,通过我们与电解液厂商沟通的情况来看,两者到目前为止不具备互相 100%替代的一个能力,各自有不同的优劣。双氟导电能力强,稳定、不怕水,没有胀气问题。但双氟非常贵,主要因为技术壁垒太高,而非原料价格。同时,双氟也有需要解决的难题,例如,如何解决腐蚀铝箔的问题。最近一年多,六氟价格飞涨,导致双氟才有机会提高添加量。未来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伴生关系,但是谁的占有比例会更高,最终还是看成本,尤其看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过程的成本。行业内谁的技术迭代能力更强,谁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更强,谁的市场的更迭速度更强,决定 LiFSI 的产能和成本价值点。

    目前来看,六氟的价格短期内不会下调,也给双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随着行业的共同发展,市场肯定会越做越大。

    5、凯盛新材后续是否会往新能源电池方向发展,成为一家专业生产 LiFSI 电解液的企业?公司是如何规划的?另外,公司是否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能够实现 LiFSI 等产品的商业化?


    答:第一,从技术迭代来看,凯盛新材从氯化亚砜应用于锂原电池开始,就已经在跟踪和储备相关的技术。在日本触媒公司推出LiFSI 的时候就一直对相关技术进行追踪和储备,凯盛新材进入一个新产品的时节节点是首先自己能够对这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能够掌控,不会在成本,安全和环保方面有不可控的因素存在。从公司现在的产业链和公司的发展理念来看,LiFSI 也是公司产业链上很好的一个延伸点,因此发展 LiFSI 一定是有可能的。

    第二,从工艺上来讲,LiFSI 的第一步和生产芳纶单体极其类似,
生产间/对苯二甲酰氯是羧酸被氯化,而生产氨基磺酸是两边的磺酸被氯化,这其实正是我们所擅长的核心能力。

    第三,我们目前还没有做产品扩大化和工业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控这个产品的相关的特性以及三废处置方案。比如双氟酸,它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会引发爆炸,会引发失温和失衡。

    目前,在我们的研发体系里面,大量的核心技术已经积累完毕了,所以在恰当的时候我们会在这个行业里面进行相关发展,我们也保留一切的发展可能性。

    6、如果凯盛新材继续往产业链下游发展,就需要和宁德时代、比亚迪、天赐材料等厂商进行合作,而不是只在自己的实验室里面做。所以想了解下如果未来凯盛继续往下做,会做到其中哪一步中间体?我们有怎么样的规划?

    答:和做芳纶单体一样,公司秉持开放态度,具体做到哪一步的中间体,主要是看客户需求,比如对于电解液厂,公司可以供应不同阶段的中间体,对于终端电池厂商,可以直接供应成品。因此,无论是电解液生产厂,组装厂或是终端厂商,我们不排除跟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开展合作。

    另外,凯盛新材在发展之初,就秉持着专注务实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肯在技术上下功夫。凯盛研发新品,并非是只在实验室里闭

门造车,而是会找到行业中的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进行评估和验证,如果没有这样的环节,做出来的产品也是不会被市场所认可的。

    7、因为氯化亚砜和芳纶单体都是关键性的原材料,所以也有很多企业在向上游布局,比如金禾实业,比如天赐材料都在扩氯化亚砜生产线,还有泰和新材也打算扩间苯二甲酰氯的产能。请问公司如何看待这些下游企业往上游拓展对公司的影响?

    答:任何厂商基于自身发展诉求,想做产业化或上下游整合都可以理解的。但从竞争逻辑来讲,一个企业还是应该做自己擅长的,做能力最强的,然后再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

    从另一个方面看,其他企业要做配套也不太容易,首先是技术差距无法通过简单的资金投入来弥补,而是需要长期的技术迭代。其次是成本差距,凯盛的氯化亚砜产品成本较低、可实现盈利,但部分其他厂商只能达到盈亏平衡,自己供应并不具备经济性。

    8、凯盛新材在建工程里面有 20 万吨产能的升级改造项目,想
了解下大概的进度。

    答:其中 15 万吨是氯化亚砜现有产能的升级改造,而另外 5 万
吨,由于前期环保部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目录将氯化亚砜产品纳入其中,所以目前暂时处于停建状态。但是新版目录已经在修订中了,而且大概率会将氯化亚砜从目录中剔除,一旦剔除,公司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启动产能建设。

    9、请问氯化亚砜是如何定价的?公司提到电池级氯化亚砜比普通等级贵很多,但从财报上看产品均价其实跟市场价比较接近。

    答:氯化亚砜定价主要是锚定山东地区的氯碱和氯气的价格。山东地区属于氯碱化工,全世界有 1/3 的氯碱在山东,而氯气价格主要受电解铝、安全环保检查、限电等因素影响。目前氯气的价格波动很大,而氯化亚砜属于价格传导性很强的产品,所以也就导致

氯化亚砜的价格会出现波动。

    公司的氯化亚砜向下辐射了六大领域,包括医药、农药、颜料、染料这 4 大传统行业,以及食品添加剂、新能源等创新行业。我们推出合格品、优级品和特级品的用意是,因为氯化亚砜在传统行业中的售价比较低,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创新行业的高利润来补足我们普通产品的低利润,最终保持行业的稳态发展。

    10、公司在 PEKK 从百吨级到千吨级产业化的过程是否会遇到阻
碍?PEKK 下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