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300240 深市 飞力达


首页 公告 飞力达: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飞力达: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3-04-25

飞力达: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300240                证券简称:飞力达                公告编号:2023-006

          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369,992,000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0.5 元(含

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转增 0 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飞力达                        股票代码        300240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童少波                      李娜

办公地址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玫瑰路 999    江苏省昆山开发区玫瑰路 999 号

                                          号

传真                                      0512-55278558                0512-55278558

电话                                      0512-55278563                0512-55278689

电子信箱                                  dshmsc@feiliks.com          dshmsc@feiliks.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 年,在面对国内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调整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国际国内复杂多变
的社会经济环境下,物流业内驱动力增强,向质量求发展,向服务要效益,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促进了物流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及物流服务供给的质量稳步提升。公司在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带领下,不断优化业务结构,进一步调整组织架构,夯实管理基础,近年来公司整体经营绩效有较大改观,2022 年业绩指标基本与 2021 年相持平。

    1、主营业务持续发展,新业务不断突破实现稳步增长

    在持续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司 2022 年度主营业务收入 67.72 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由于受到全球货
运需求及价格调整影响,本年度公司实现国际货代业务收入 48.43 亿元,较上年度有小幅下降,但公司坚持推进长期战略措施,重点在昆山综保区、西南区重庆、华南区东莞打造智慧物流园,建立共享物流中心,从根本上提高了货物存储条件,提升了客户供应链运营效率,使得仓库的生产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进而新增引进一批大客户,实现公司综合物流服务业务的收入增长,2022 年度公司实现综合物流服务业务收入 19.30 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12.65%。报告期内实现新
增客户 2440 家,累计报关票数 49.3 万票,执行保税货物进出口额 295 亿美金,公司在国内外管理的总仓库总面积达
96.7 万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客户对飞力达供应链安全性的认可。

    2、持续深化落实数据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战略,积极拥抱物流行业的业务和技术变化

    公司坚持既定战略,在持续聚焦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持续深化落实数据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战略实施路径,在数据驱动方面坚持“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具体指导方针,旨在实现数据挖掘,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决策模型,推动业务创新,创造新价值。在技术驱动方面积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着力推动数字孪生、物联网、5G 无人驾驶、无人搬运车等方面的规划与布局,积极推动人机结合半自动化仓项目;加快 RPA、OCR 算法的业务场景落地;开展相关前沿技术研究探索,着力提升公司在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为实现 “数据科技驱动的智造供应链管理专家”的愿景,公司与阿里云、IBM、德勤共同展开深入合作,确定了公
司基于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的双中台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建订单中心蓝图及实施路径,并共同推进公司 OMS 订单管理系统的建设,帮助公司在未来的几年内通过业务中台为客户提供统一、高效、标准化和可跟踪的服务体系。

    随着双中台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司加大算法和建模的研究,建设控制塔,并通过控制塔驱动自动化设备综合平台,打通由 SAP ERP 管理系统、Infor 仓储管理系统,及运输、货代、报关、销售管理等众多场景和系统构成的运营体系,为智能接单、智能运输调度、智能仓库、智能客服及其他众多场景的智能化运营打下了基础。同时利用算法发掘数据价值,针对人车货场,优化资源计划和网络工程规划,帮助客户的数字化工厂与上下游运营协同。实现端到端全程可视的数字化、智能化物流服务,为企业提供大数据、网络优化、智能预测、智能补调以及智能执行等一体化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客户体验。在销售模式上,公司实现了从传统营销向精准营销的数字化转变。

    3、构建绿色供应链,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绿色供应链践行上,加强绿色物流新技术和设备研发应用,推广使用循环包装叠加 RFID 技术,减少过度包装和二次包装,促进包装减量化、再利用;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推动托盘循环共用系统建设;无人锂电叉车、自动化立体仓库等技术应用,节约能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智能照明、光伏发电;多式联运,以集装箱为媒介,进行甩挂运输,减少运输资源浪费,提高车辆装载率,实现节能减排。

  公司各组织紧紧围绕战略,在聚焦主赛道、坚持数据科技双轮驱动、强化组织协同、细分行业研究、驱动客户开发、精益运营-降本增效、人才培养、绿色低碳等方面进行区域化再布局。加强销售与运营更紧密的协同;围绕主行业和区域特色,加强进口及报关等产品;重点增强保税关务产品的能力建设;加强运营风险管控与规划,完善供应链准入及管理;加快国内外网络检视,伴随着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为客户在海外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公司将不断进行区域化再布局,建立成熟的海外运营能力;加快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海外运营能力搭建,海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人才,系统,财务);国外推进欧洲,美国,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通过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核心,服务好客户,可以持续挖掘客户价值链,从而达到扩大业务规模的目标。

    (二)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专业的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供商,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近十年快速成长,逐渐从各大行业的幕后走向了前台。


  从产业分工的视角,品牌商/制造商一般专注于产品设计、制造及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并基于发展策略,不同程度地外包供应链活动,以实现面向终端用户的产品交付,以实现成本、效率、服务的最优化。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即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基于计划,实现上下游协同,并通过业务层面的资源整合、运营与管理,保障各环节活动 的有序开展。但一方面,我国制造业虽总体体量较大,但单个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组织分散、信息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制造业物流需求的碎片化,同时,出于对产业分工及自身核心业务发展的考虑,我国制造业企业更关注自身产品的设计、制造及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对于其非核心业务的制造业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部分则重视及投入不够,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整体发展水平已经明显制约了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升级,因此,随着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未来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需求空间将非常巨大,未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的发 展前景将值得期待;另一方面,由于制造业不同门类的成品、部件及原料等在生产组织方式、生产工艺、产线时效及品类数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行业特殊性,要求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对其所服务客户的行业属性有深入理解,并具备高度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运营资产和管理能力,同时,制造业的供应链相对较长且复杂,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需要提供智能及灵活的模式才能服务好客户的上下游,因此,总体来说,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进入门槛较高;此外,由于我国制造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其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还未形成行业巨头。相比之下,海外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发展高度成熟,具备成本和专业化的优势,国际制造业巨头往往选择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将部分或全部的供应链功能分包给合作方。中国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企业规模、管理水平、人才储备、技术水平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国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在集约化及智能化等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等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中国制造业正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制造业内部结构也逐渐优化,先进产能比重持续上升,“中国制造”逐步转向“中国智造”,中国正在由制造业大国向“智造”强国迈进,这个过程对供应链管理服务的集约化及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行业的优秀企业向纵深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行业仍然处于成长期,但成长方式发生较大改变,正在由重“量”的粗放型成长方式,逐步转变为重“质”的精益型成长方式,整个行业正处于产业整合,业务转型及技术升级的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成功实施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以信息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资金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和以货物流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由于客户货物库存管理由公司具体负责,公司将更容易介入与货物流转相关的包括运输、配送、关务外包、分拣、贴标、重工、分销、备品备件管理、贸易执行等的整个供应链管理环节。公司物流行业的实践经验和现有的资源能力决定了公司可更加便利的依托先进的现代物流资讯体系,注重深入挖掘客户价值主张,整合各种产品与各项资源,研究设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物流服务产品,以货物流为切入点,从被动满足客户要求到主动设计提供符合客户差异性需要的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可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及仓库服务、海运、空运、陆运、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物流产品及服务,为客户打造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

    飞力达是一家专注于一体化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服务商,集企业各方面资源为公司品牌优势作支撑,为客户设计并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为飞力达主营业务。多年来,公司凭借坚实的货代物流服务平台,积极向供应链物流服务拓展,形成以品牌商客户为核心的品牌商 VMI、分销以及备品分拨中心管理模式,并逐步横向拓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