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2893 深市 华通热力


首页 公告 京能热力: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京能热力: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7

京能热力: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002893                          证券简称:京能热力                          公告编号:2024-012

    北京京能热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是否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是 ?否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63,64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京能热力                              股票代码              002893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华通热力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谢凌宇                                李雷雷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 8 号院 3 号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 8 号院 3 号
                              楼 9 层 908                            楼 9 层 908

  传真                        010-83817800-8002                      010-83817800-8002

  电话                        010-83934888                          010-83934888

  电子信箱                    jnrl@bjjnrl.com                        jnrl@bjjnrl.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热力供应业务,主要是向最终用户提供供暖服务,同时向部分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热力供应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的节能技术服务,主要是向用能单位或同行业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包括:改造供热设施和管网、改进排烟除尘系统、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充分挖掘设备及系统的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使客户通过节能收益来实现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专注节能、绿色供热”的理念,致力于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供热投资及节能技术改造,成长为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并通过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审认定。公司坚持智能化、精细化、清洁化的节能供热,是城市小区“供热投资运营”模式的先行者,是北京市首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供热企业。同时,公司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的行业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供热项目投资、供热托管运营、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节能技术研发、供热管理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供热公司。

    (2)供热行业基本情况

    供热是指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城市热网向用户提供生产、生活用热的活动。供热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生活质量。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供热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供热主要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户供热两种方式。集中供热是指在工业生产区域、城市居民聚集区域内建设集中热源,向该地区及周围的企业、居民提供生产和生活用热的一种供热方式。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高、用热面积大,集中供热更适合我国北方地区城市用热。分户供热是指用户自行采购安装供热设备进行供热,常见的分户供热有分户锅炉、地板辐射、电热膜等方式。

    集中供热相较分户供热,具有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节省用地、提高供热质量、噪音低、扰民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等优势。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形成了以燃气锅炉、燃煤锅炉、热电联产为主,其他热源方式为补充的格局。随着中国城市化率提升,城市供暖面积进一步增加,同时伴随提出“3060”目标,我国及各级地方政府将“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绿色低碳”写入城市发展规划,供热行业向清洁化、高效化发展。

    (3)我国供热行业市场情况

    供热是寒冷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但呈现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供热企业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伴随城镇化率的提升,新型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北方供暖面积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南方供暖市场逐步放开,为供热行业提供新兴增长点。受上述各类因素推动,我国供热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设立和推进,供热行业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智慧供热方面不断发展。

    1、我国供热面积增长情况

    根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 65%,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仍将
有所增加。伴随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供热面积预计有所扩大,供热行业在这一趋势下也将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住建部《2022 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2022 年年末,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 111.25 亿平方
米,较 2021 年 106.03 亿平方米同比增长 4.92%,供暖管道长度达 49.34 万公里,增速 6.9%。

    2、北方供热市场发展情况

    集中供热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尤其是华北地区大城市人口密度高、用热面积大,因集中供热具有节约燃料、节省用地、减轻大气污染等优势,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更适应大城市供热市场的特点。

    随着华北地区各地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推出,京能热力重点供热地区北京、河北迁西等地政府计划在供热领域不断完善核心城区薄弱区域管网改造,以及优化新城区发展建设布局,同时伴随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推进,对能源替代、能源增效以及智慧供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关于加快构建本市安全高效低碳城市供热体系的有关意见》指出,北
京市将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市化战略,加大新城和小城镇的建设,并且新城和重点镇要因地制宜实现集中供热。由于北京市周边热电厂较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现有热源和热力管网超负荷运转,北京市城乡供热发展不平衡,城南地区、新兴的产业功能区、城乡结合部的用能水平和保障能力与中心城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北京市将发展
“1+4+N+X”供热体系,着力解决分散供热并尽可能提高集中供热面积,发展区域供热提高新城区的供热质量,预计到 2025
年,城镇地区供热面积约 10.5亿平方米,较 2020 年底供热面积将增长约 1.5 亿平方米。

    河北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

    上述政策和要求有利于供热企业把握新增供热方向,同时能够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环保低碳、节能减排要求,使供热行业早日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3、南方供热市场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南方供暖市场作为我国供热行业的新兴增长点,尚处于发展初期,集中供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但后发潜力明显。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成
果发布会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南方地区分户供暖用户数量将达到 6,577 万户,区域供暖用户数量将达到 3,246 万户,将
分别带动我国居民消费 330 亿元、905 亿元。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由于供热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北京区域供热市场上,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迁西富龙通过回收利用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品位工业余热对迁西县县城中心城区实施集中供暖,是经迁西县人民政府授权的迁西县中心城区唯一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供热公司;迁西富龙实施的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项目是国家制定“余热暖民工程”政策的依据及蓝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技术和经验在供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元

                                                              本年末比

              2023 年末                2022 年末            上年末增              2021 年末

                                                                  减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总资产    2,406,500,290.67 2,071,523,208.04 2,072,201,150.42  16.13% 2,060,414,382.46  2,061,556,724.92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1,128,301,931.55  663,637,262.90  663,541,767.25  70.04%  632,768,533.03    632,655,214.02
净资产

                                          2022 年              本年比上              2021 年

                2023 年                                        年增减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营业收入  1,085,065,601.23 1,028,559,039.31 1,028,559,039.31    5.49% 1,005,044,862.83  1,005,044,862.83

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    52,363,843.68    30,868,729.87    30,880,385.50  69.57%    27,383,706.81    27,270,387.80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