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2415 深市 海康威视


首页 公告 海康威视: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海康威视: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2-04-16

海康威视:2021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002415              证券简称:海康威视          公告编号:临 2022-020 号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本公司全体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公司目前总股本 9,433,208,719 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9 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二、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海康威视                股票代码                002415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黄方红                              周昕怡

          办公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物联网街 518 号          杭州市滨江区物联网街 518 号

            电话                  0571-88075998 、0571-89710492                0571-89710492

          电子信箱                  hikvision@hikvision.com                hikvision@hikvision.com

(二)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1、业务概述

  物联网(IoT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智能融合应用,形成了智能物联。当设备可以感知变化、连成网络并和人、物进行互动时,带来的改变可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改变正在发生。
1 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


  智能物联是一种基础能力,智能物联为人与物、物与物提供了相连接、相交互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并不专属于任何一个行业,但智能物联确实存在先锋、典型行业场景,如智慧安防、工业物联、智能家居等。我们相信智能物联将掀起席卷众多行业的技术浪潮,凭借在众多技术领域的积累和对行业市场的深耕,海康威视有信心抓住智能物联快速发展的机遇。通过不断拓展和持续迭代智能物联的行业应用,海康威视持续完善面向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中小企业的业务组织,并陆续成立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海康睿影、海康慧影等创新业务,专注大场景业务的落地。

  通常来说,物联网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海康威视以视频技术为起点,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持续拓展和布局可见光、毫米波、红外、X 光等领域,融合发展声、温、湿、压、磁等感知手段,打造全面、多维的感知技术平台,实现智能物联在感知层的技术支撑;网络传输不是海康威视的主业务赛道,公司着重用好网络传输外部条件;如何让智能物联带来应用价值,海康威视三个事业群和创新业务正在与行业伙伴一起探索和推进。由于智能物联的应用场景高度碎片化,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场景定义产品、场景定义解决方案的发展模式仍然是满足用户需求的主要方式。智能物联的场景化需求,需要丰富、全面的软硬件产品支持,未来,海康威视将继续坚持基线+定制化的产品研发路线,在做大市场的过程中不断沉淀各细分行业和领域需求的共通点,进一步实现产品的模块化和模块的优化组合,高效率低成本的提供个性化、定制化、高融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过去二十年,海康威视见证和参与了安防行业的发展壮大,智慧安防是智能物联落地的主战场。未来,海康威视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链接,构筑智能世界的基础;以丰富的智能产品,洞察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让智能触手可及;以创新的智能物联应用,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来。
2、业务核心能力

  海康威视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列化软硬件产品,具备大型复杂智能物联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二十余年来,海康威视提供的感知技术手段从可见光拓展到毫米波、红外、X光、声波等更广泛的领域,提供的产品从物联感知设备拓展到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充分融合的智能物联产品、IT基础产品、平台服务产品、数据服务产品和应用服务产品,从事的领域从综合安防拓展到智能家居、数字化企业、智慧行业和智慧城市。作为一家拥有系统能力的产品公司,海康威视构建开放合作生态,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海康威视的业务可概括为3类支撑技术、5类软硬产品、4项系统能力、2类业务组织和2个营销体系。其中,3类支撑技术包括物联感知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5类软硬产品包括物联感知产品、IT基础产品、平台服务产品、数据服务产品和应用服务产品;4项系统能力包括系统设计开发、系统工程实施、系统运维管理和系统运营服务;2类业务组织包括3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企事业事业群和中小企业事业群)和8个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2大营销体系包括国内业务营销体系和国际业务营销体系。

  在智能物联领域,海康威视多年来持续聚焦技术创新、丰富产品体系、打造系统能力,技术能力、产品能力与系统能力相辅相成、相生相长。
2.1 软硬融合:软件硬件产品体系持续互促发展

  近年来,海康威视统一了软件研发体系,规范了硬件研发流程,为各种类型的设备提供了统一的嵌入式软件平台,为各类设备的接入联网和运维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接口规范,海康威视软硬件产品开发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迭代流程。

2.1.1 设备统一软件平台

  物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就是硬件产品类型繁多、产品运行环境多样、产品运维管理方式不一。为此,海康威视为满足智能物联网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出嵌入式开放平台(海康合溥),简称HEOP(Hikvision Embedded Open Platform),支持算法或组件的容器化独立部署和灵活调度。

  海康威视新产品全部基于HEOP进行开发。通过这个统一的嵌入式软件平台,使海康威视所有类型的智能物联网设备具有相同的软件基础,屏蔽不同硬件开发和运行环境的差异,支持通过软件升级来改变硬件产品的功能,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同时,合作伙伴可以基于HEOP快速地进行智能物联网设备智能应用功能的迭代开发,与海康威视携手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2.1.2 软件统一设备支持

  海康威视通过统一的智能感知联网平台,提供各类智能物联设备的统一接入、联网和运维支持能力,使大规模智能物联网的构建成为可能。

  通过统一的设备接入框架,支持各类视频设备、多维传感设备、智能设备的统一接入。通过接口开放和协议开放,支持各类智能物联网设备能够接入到海康威视的各类软件平台。设备接入联网驱动的开发与应用软件相对分离,即可以先有平台后开发设备驱动。

  通过支持国家标准和多行业标准规范,支持多种物联感知设备的大范围联网。通过提供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支持多种物联网设备和IT设备的一体化运维服务。

  同时,合作伙伴通过利用智能感知联网平台提供的接口,支持将其他厂商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到同一个软件平台。
2.1.3 软硬件研发互为支持

  基于客户要求、应用场景、行业特性等原因带来的需求,在海康威视的研发落地经常不拘泥于单一的软件研发或硬件研发,硬件开发需求可能由软件研发团队完成,软件开发需求也可以由硬件研发团队实现,软硬件互为支持,以实现用户需求的最佳解决方案作为研发的优先考量。同时,软硬件团队互为支持,与用户沟通业务需求时,软件人员会同步输出硬件设备需求;根据已经开发出来的新型智能设备,软件团队会同步开发最大限度体现硬件价值的应用软件。

  软件需求带动硬件研发。业务团队在与相关行业进行需求对接和软件功能设计的过程中,会同时分析出对硬件产品的需求,并及时反馈到硬件产品和AI算法团队。


  硬件能力带动软件研发。基于海康威视强大的硬件研发能力,不断推出一些新型硬件设备。软件团队加强与硬件团队的沟通,及时了解硬件产品最新进展,并及时开展新型应用软件研发,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设备的作用,体现设备的应用价值。
2.2 云边融合:感知融合赋能平台推广成效明显
2.2.1 感知融合赋能平台:实现前后端智能融合利用

  海康威视感知融合赋能平台,面向行业或城市物联感知资源,实现资源的融合利用,以“点位共建、资源共用、算法共管、算力共融、服务共享”为目标。感知资源建设方面,支持前端设备的接入联网、精细治理和规划布建,实现“点位共建”;在感知资源使用方面,支持感知数据的标签关联、快速检索和按需调阅,实现“资源共用”;在算法资源管理方面,支持智能算法的开放训练、统一管理和灵活编排,实现“算法共管”;在智能算力融合利用方面,支持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负载监控和合理调度,实现“算力共融”;在智能分析服务方面,支持智能服务的目录发布、业务申请和服务配置,实现“服务共享”。

  海康威视感知融合赋能平台提供能力中心、申请中心、编排中心、研判中心、运行中心和管理中心。能力中心提供感知资源的分类、搜索服务,以及智能服务的能力发布;申请中心提供感知资源和智能分析服务的申请和审核管理功能;编排中心提供物联感知资源的场景标签治理、场景配置、智能分析算法编排等功能;研判中心提供智能分析事件的自动推送、人工研判、事件统计和检索等功能;运行中心面向业务管理人员提供智能服务申请、智能服务任务监控、执行情况统计和定期运行情况报告等功能;管理中心面向技术运维人员提供后台资源管理调度平台、物联资源和算法资源等的管理功能。
2.2.2 AI 开放平台:实现前端智能可定义

  在产业化升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智能应用需求,这些需求与用户业务场景高度相关。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为碎片化的行业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站式算法训练平台,具备基于小样本数据训练高精度算法的能力。AI
开放平台操作简便,通过样本数据采集、线上数据标注、线上算法训练的过程,即可获得有针对性的智能算法,随之可部署到海康威视形态丰富的硬件设备中使用。

  2021年,AI开放平台新增多项能力核心:声音分类、文字识别、数据智能的上线,标志着开放平台能力从视觉拓展到多模态;自主学习的上线,让用户无需标定即可利用实际使用中产生的数据,持续进行算法精度的提升;编排平台的上线,使得平台具备了针对复杂智能应用的低代码开发能力,进一步降低使用门槛。
  截止2021年年底,AI开放平台服务企业用户超过8,000家,生成模型50,000个,累积落地项目4,000个。2.2.3 自主学习系统:支持自主提升算法精度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算法大多基于有监督学习,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标注。有标签的训练数据是有限不完备的,但算法部署的真实场景却有无限可能。

  海康构建的自主学习系统,无需人工参与,即可对应用场景中真实数据进行自动筛选、自动标注和自动训练,持续提升算法的精度,实现自我进化。该自主学习系统同时支持云端和边缘端的部署,并可协同进化。特别是在边缘端,海康在业内推出首款基于国产化芯片的超低功耗自主学习设备,功耗不超过15W。在某钢厂
[点击查看PDF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