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客服

000711 深市 京蓝科技


首页 公告 *ST京蓝: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ST京蓝: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日期:2024-04-29

*ST京蓝: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PDF查看PDF原文

          证券代码:000711                证券简称:*ST 京蓝                公告编号:2024-056

      京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ST 京蓝        股票代码        000711

 股票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黄佳慧                  黄佳慧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 9 号  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 9 号
                                                          国投财富广场 3 号楼 5 层  国投财富广场 3 号楼 5 层

 传真                                                    010-64700268            010-64700268

 电话                                                    010-64700268            010-64700268

 电子信箱                                                securities@kinglandgro  securities@kinglandgro
                                                          up.com                  up.com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土壤修复、耕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鼎实”)承接,中科鼎实是致力于污染场地治理的环保企业,专注于污染土壤修复、污染地下水修复、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及运营、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农田土壤环境综合治理、荒漠化治理等领域。

  中科鼎实拥有完善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以热脱附技术、常温解吸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以及化学氧化技术等为核心的土壤修复技术、地下水修复技术、固体废物环境治理技术、垃圾填埋场好氧降解加
速稳定化技术,生态掩埋式生物固定渗透缓冲带技术、农田植物修复技术、矿山土壤重构技术、生物固沙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平台等多项平台,参与编制《异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工程技术规范》、《铬污染土壤异位治理技术指导书》、《农药场地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等 10 余项行业及团体标准,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化工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等 30 项荣誉奖项。

  中科鼎实注重科技研发人员培养,鼓励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环科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衡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等,并与上述单位联合建立了“污染场地综合治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基地”、“中科院城环所共建固废实验室”、“ 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产学研技术平台,同时与朱永官院士、朱利中院士团队开展了多层次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合作,积极开发环境修复技术并将之用于工程实践之中。目前拥有 100 余项授权专利,自主开发技术工艺、核心设备及功能材料近 20 项,包括模块化直接热脱附装备、多温区间接热脱附装备、超深精准加热的原位电加热修复系统、气相抽提与多项抽提处理系统、微生物好氧降解的渗滤液循环系统、纳米零价铁修复材料、场地修复异味控制剂等环境综合治理产品。

  另外,中科鼎实积极参与政府科研项目的攻关,近年来参与或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20 余项,委托科研院所开展研发课题 10 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药行业场地异味清除材料与控制技术”、“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安全利用保障技术与集成工程示范”、“焦化场地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技术集成工程示范”、“长江经济带石化类场地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东北老工业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防治及安全利用集成技术与工程示范”、“西北煤化工场地污染综合防治集成技术与工程示范”,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零价铁的地下水修复药剂及原位加注系统开发和示范”等。

  近年来政府部门持续加大土壤保护和修复力度。由于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土壤污染问题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系美丽中国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综合治理措施,持续加大土壤保护和修复力度。
  从“十三五”规划首次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到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终上升到法律层面。《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土壤污染防治有了专属法律依据,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也陆续出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有序进行。

  土壤修复潜在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目前在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仍是起步成长阶段,尽管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及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部分地区因城市工业迁移而造成的场地土壤污染问题仍较为严峻。

  2、公司经营模式的介绍:公司土壤修复项目主要分为施工总承包、EPC 项目等。施工总承包项目
与 EPC 项目业务模式:工程价款结算主要根据合同中约定的方法和时间向发包方提交工程量计算报告,再通过监理工程师及发包方审核,形成工程进度款并结算。在工程完工后,根据工程完工结算书交付发包方,在项目竣工验收、审计结束后,发包方按照审定金额向公司支付余款,并保留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作为质量保证金,在质保期结束后支付。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

                                                                                                      元

                                        2022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            2021 年末

                  2023 年末                                      末增减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总资产          1,315,454,56  7,710,760,51  7,473,695,80        -82.40%  8,994,223,34  8,736,630,70
                        3.76          1.39          6.66                          2.92          6.68

 归属于上市公    727,256,046.              -              -                  924,282,010.  671,442,154.
 司股东的净资              44  505,343,745.  748,110,602.        197.21%            21            41
 产                                      75            17

                                          2022 年            本年比上年增            2021 年

                  2023 年                                        减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营业收入        148,940,820.  195,167,093.  195,167,093.        -23.69%  738,005,002.  738,005,002.
                          90            68            68                            39            39

 归属于上市公    1,055,826,51              -              -                            -              -
 司股东的净利            2.07  1,356,153,50  1,347,535,50        178.35%  1,275,441,22  1,528,281,07
 润                                    9.18          9.60                          4.05          9.85

 归属于上市公              -              -              -                            -              -
 司股东的扣除    1,397,537,80  1,300,826,00  1,292,208,00        -8.15%  1,266,233,37
[点击查看PDF原文]